图书标签: 历史 德国 国际政治 国际关系 战略 政治 地缘政治 大战略
发表于2024-06-18
脆弱的崛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脆弱的崛起:大战略与德意志帝国的命运》对剧变的世界,发展的中国不断做出全面、系统和科学的判断,是国际战略研究的重任。为此,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愿对中国的战略研究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这也是我们编辑这套“战略研究丛书”的宗旨。我们这套丛书将从广义的角度来讨论战略问题,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民族、环境与资源、社会和人文等众多领域,凡对国家安全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均可列入。我们没有既定的作者,凡符合上述选题标准,且学术价值高,有独到的见解,思想性强,文风好,并有政策水平的著作皆可入选。
徐弃郁,1974年生于浙江省嘉兴市。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中校军衔。
先后毕业于国防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获军事学硕士、国际政治学博士学位。曾赴瑞典“安全与发展研究所”客座研究。2000年进入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从事安全政策研究与咨询工作,公开发表论著40余万字。被选、聘为“中美杰出青年论坛”(YLF)成员、国防部“军队外事工作专家咨询小组”成员、第十一届全国青联委员。
俾斯麦的外交体系的精妙之处在于避免德国成为矛盾焦点,从而可以根据现实利益灵活的调整外交政策。无论是对英俄关系的挑拨,对奥匈帝国的压制,对法国的和解姿态。既避免了进攻型的同盟关系的出现,避免被俄奥单独绑架,也拉拢住了俄奥这两个仅可能的盟友。冷战时期美俄之间不可避免的对立就给了中国火中取栗的机会,双方都要避免中国被对方单独击败,所以中国可以同时反美又反苏。 将予取之,必先与之。保持节制,不要过于贪心。保持耐心,等待合适时机的出现,在自己处于矛盾焦点时不要主动惹事。不要太在意沉没成本,即使经过艰苦努力才获得的东西,也可以毫不犹豫的放弃。
评分似有所指(11年的书对比19年的当下,真的变化巨大…)
评分前不久海军成立70周年,有人做了个图,形象简练地比较了1870年以来各国海军力量的消长。从图可知,除了老美外,所有试图争当霸主,挑战老大地位的大国(一战前的德国,军备竞赛时的苏联),都丧失了原先的优势地位,逐渐沦为二流国家。作为为数不多的战略学者,徐弃郁此书延续了《帝国定型》,都在探讨新兴大国如何与守成大国共处。相较于《帝国定型》,此书对当下的中国更有参考意义:基本上没有制度可言,法者势也的现象普遍存在;崛起的时间过于短暂,潜藏的矛盾无法像英法那样通过较长的历史时段来消除。对于这样的国家,内忧外患往往会同时到来。而且,德国可以说比中国更为开放,与当时秩序的冲突很少,中国则不然。所谓中国海军世界第二,未来会怎样?
评分军队里面还是有明白人吗。只是这哥们的上司居然是朱成虎。真是有点出人意料。
评分其实国内关于大战略剖析的严肃著作寥寥无几(主流智囊基本都是解读派和马屁派的),而徐博士这部《脆弱的崛起》绝对是我见过最好最有水准的国际关系学专著!这大概也是国内唯一一部关于德意志帝国崛起的学术性专著。比起西方国关大师的力作也毫不逊色,文笔好的出奇,分析精良,思路开阔而缜密,真是大才子的杰作!大量史实剖析对中国现实局势都极为有参考价值(俾斯麦的老练冷静和大英帝国的精明实际值得中国学习),作者严谨理性的思考方式对我们日常生活的为人处世也不无裨益
大国崛起的悖论 新兴国家实力越是增加,老牌大国就越是疑虑。因此,新兴国家的外部压力反而不断地增加。 一 在德国统一后的10多年内,其实力的快速增长并没有引起外部反弹,相反德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还得到了老牌列强的默认,这种国际关系史上的“奇迹”。要归因于俾斯麦大战略...
评分 评分大国崛起,这在今天的中国是个热议的话题,也是容易让不同立场的人撕的天昏地暗,同时又自说自话没有结果的话题。一个国家,该如何变大强大,这个过程中又该如何处理外交关系,确实是个复杂的问题。而曾经,德国便是这样一个国家,与我们如今的认知不同,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德国...
评分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想了一下,德国值得我们借鉴的教训有这么几个: 1、建立起一个连续的、合理的外交策略。人们可以根据情况的变化对这个外交策略进行修改,但是这个外交策略绝对不会因为领导人的变更发生根本的变化。 2、注重外交人才的培养,这样才能将自己的外交策略始终保持在...
脆弱的崛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