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2024-06-15
新新媒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新新媒介(new new media)都是当代最热、最给力的那些媒介,如博客网、维基网、“第二人生”、聚友网、脸谱网、播客网、掘客网、优视网、推特网等——互联网上的第二代媒介。而互联网上的第一代媒介则是新媒介(new media),如电子邮件、亚马逊网上书店、itunes播放器、报刊的网络版、留言板、聊天室等。
媒介系统到了数字时代,似乎呈现出了高速进化的状态。新新媒介有什么样的特点?有什么传播规律?有哪些影响?有没有商机?未来会怎样?对于最后一个问题,莱文森谨慎地揣测,下一代的媒介将是新新媒介的“超级版”。
莱文森是一位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作家,也是一名技术高手,更是一位造诣深厚的学者,这三种气质浸染了资深翻译家何道宽提供的《新新媒介》中文版。阅读本书,你会充分领略到:一册厚重的媒介理论专著——提供关于新新媒介的科学认知;一本实用性很强的新新媒介“指南”——让你成为新新媒介达人。
保罗·莱文森(Paul Levinson),美国媒介理论家、科幻小说家、大学教授、社会批评家、音乐人,在科幻文艺和媒介理论两方面卓尔不凡,在音乐上小有成就。
以学海而论,他相当完美地实现了科学文化与文学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结合。
以学术而论,他发表的论文数以百计,多半涉及传播和技术的历史和哲学;媒介理论著作9部:《思想无羁》、《软利器》、《数字麦克卢汉》、《真实空间》、《手机》、《莱文森精粹》、《学习赛博空间》、《捍卫第一修正案》和《新新媒介》。他的理论著作,大部分已在国内翻译出版。
5.9的评分说明豆瓣人民对外国作者还是宽容了。保罗莱文森的<数字麦克卢汉>就一种影评人范儿,依附于麦式,是否误读见仁见智,当然马克思主义也被一再中国化了啊。到这本就有圈钱嫌疑,竟然研究起"内容"来,像国内蹩脚教材一样浮浅,并且没有系统,漏洞百出。
评分华而不实得太厉害。
评分感觉保罗·莱文森也是疯了。怎么会写出这样的鬼东西。还不如当年的手机——挡不住的呼唤。看一堆写的那么好的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的美国学者的著作,偶尔看到美国学者也有这么水的,也只能说,呵呵。
评分作者确实是个传奇人物,这本书只描述各种新媒介的特性和使用体验,没有更深入的探讨。翻译也存在不少问题。
评分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光
名字叫新新媒介,但是东西太过时了。他写书的时候播客还是个新鲜玩意,所以网络对他来说是new new media,这也是名字的来历。 抛去过时不说,书中的观点也没有什么启发性。这是最不能让我忍受的一点。 差评。 很多概念也不对。 有时候歪果仁写书都是这样吧,逻辑无法理解。 还...
评分主要内容:书籍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媒介三分法——即将媒介划分为旧媒介、新媒介以及新新媒介。新新媒介最大的特点是让每个消费者成为了生产者。 总结: · 对于旧媒体来说,受众很容易接受和消费信息,但却几乎不能发表信息。新新媒介把强大的信息生产力交到每个人手里。 · ...
评分 评分豆瓣上对这本书是一边倒的差评,认为这本书首先翻译奇差,然后观点又陈旧。这倒让我有点汗颜。作为一个传播学系在读的本科生,买这本书的初衷是为了考研做准备,但是细读下来,仍旧在其中得到不少启发。 首先说翻译问题。本人购买的是2014年的第二版,其中很多翻译的错误都...
评分书的开篇,莱文森教授给出了“新新媒介”的界定原理,我觉得有一些地方值得再探讨一下。 1)每位消费者都是生产者:由被动的受众向积极的用户转变; 2)无法冒充非专业人士:说白了就是用户的权利扩大了; 3)能挑选适合自己的媒介:莱文森定义的媒介更多的是形态上的(如blogmi...
新新媒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