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历史 回忆录 陈徒手 纪实 文学 知识分子 中国 文学研究
发表于2024-06-15
人有病,天知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本书根据当事人的口述.以及大量档案、会议纪录和口述史料,真实地再现了俞平伯、沈从文、丁玲、老舍,赵树理、郭小川、汪曾祺、浩然等作家在一九四九年后的遭际和故事,以及他们的心路历程,让读者了解到那些尘封的如烟往事。
作者以一种极大的善意敬意写这些离我们不远的作家们,不溢美也不隐恶,不粉饰也不歪曲。于是,读者就可以从本书中发现许多生动鲜活的、却也是强大而可畏的真实,进而可以揣想,有哪些真实可能是被有意无意地删略了?
陈徒手,本名陈国华,福建福州人。1982年2月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先后在中国致公党中央机关、中国作家协会工作。现供职于《北京青年报》。主要从事知识分子专题资料的收集,著作《人有病,天知否——1949年后的中国文坛纪实》推动了国内目前的口述史研究。
中山狼范曾,刀斧手刘白羽.
评分基本就是作协内部大乱斗,笔杆子歪一歪,就是一场腥风血雨。这些老先生们在那段时间里各种不同的处世之道,很值得玩味,几个人物连着读,对比特明显。原本我不笔趣阁文革,后记里倒是有一句话:你应该感谢这个时代,它使你可以对历史多一份理性,对未来多一份期待。看完书反而对两个没有展开叙述的人最感兴趣,一位是林希翎,另一位则是周扬。
评分史料充实,叙述客观。一个匪夷所思的年代,洗濯出不同的人性。文人天真的浪漫和固执的骄傲,注定在政治风雨中脆弱易折。
评分现在看反映文革的书,对不人道之遭倒采取冷观察;作家际遇置诸眼前,他们畏葸的并非皮肉之苦,更多的是当他们跟不上政治形势变化时表现出的茫然惶恐,这才最让人心疼。不去批判历史,而是潜心寻求时代中的悲剧因素,这本书做得很好。
评分基本就是作协内部大乱斗,笔杆子歪一歪,就是一场腥风血雨。这些老先生们在那段时间里各种不同的处世之道,很值得玩味,几个人物连着读,对比特明显。原本我不笔趣阁文革,后记里倒是有一句话:你应该感谢这个时代,它使你可以对历史多一份理性,对未来多一份期待。看完书反而对两个没有展开叙述的人最感兴趣,一位是林希翎,另一位则是周扬。
一个受害者,往往是另一个故事里的帮凶。有视政治为生命的,有视艺术为生命的,求生则是本能。由这一本能所使的趋利避害的种种手段,可以归结为时代造成的人性扭曲,然而,很难说这就不是人性的本来面貌。当所有约束都消失的时候,许多人心底的私欲都在蠢蠢欲动吧。
评分一个受害者,往往是另一个故事里的帮凶。有视政治为生命的,有视艺术为生命的,求生则是本能。由这一本能所使的趋利避害的种种手段,可以归结为时代造成的人性扭曲,然而,很难说这就不是人性的本来面貌。当所有约束都消失的时候,许多人心底的私欲都在蠢蠢欲动吧。
评分一个受害者,往往是另一个故事里的帮凶。有视政治为生命的,有视艺术为生命的,求生则是本能。由这一本能所使的趋利避害的种种手段,可以归结为时代造成的人性扭曲,然而,很难说这就不是人性的本来面貌。当所有约束都消失的时候,许多人心底的私欲都在蠢蠢欲动吧。
评分“一声鸡啼,一辆水车,一个花瓶,几茎小草与几叶浮萍,勾起作者人生行路难的幽微感喟。”这是《沈从文散文选》中编后记里的话。总觉着这里面有那种“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的味道。 的确,沈从文的一生是寂寞的。寂寞也是一种美德,也是做人的品位。 当年,在...
评分我发现,只要进入体制内生活,我的关注点便不由自主的转向。一向连新闻联播都看不懂的人,在2009年间才读懂了《1984》,以及《古拉格群岛》。在内心深处对这种体制下人的心灵扭曲和际遇离奇感到激愤,一方面又因为生存的被迫,在这夹缝中找不到该何去何从的道路。而在文革中的...
人有病,天知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