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鲁迅 散文 中国文学 朝花夕拾 文学 随笔 中国 经典
发表于2024-09-06
朝花夕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朝花夕拾》内容简介:鲁迅(1881-1936),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周树人,“鲁迅”是他于一九一八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一八八一年九月二十五日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父亲的多病和家境的败落使童年时的鲁迅常往来于当铺和药铺之间,使他较早地体验了世态的炎凉。六岁读私塾,一八九八年入南京水师学堂学习,次年到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铁路矿务学堂学习。一九0二年赴日本,鲁迅在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在这期间创作了名诗《自题小像》。一九0四年,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后来因痛感医治愚弱的国民的“第一要着,是改变他们的精神”,于是弃医从文,从事文艺活动。一九0八年,鲁迅参加革命者组织的“光复会”。同年八月回国,在杭州、绍兴任中学教员,一九一二年到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部员,后到北京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长,后又升为佥事。一九一七年因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愤而辞职。一九一八年一月参加改组后的《新青年》编辑工作,并发表《狂人日记》。一九二三年出版《呐喊》,其中收集了《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一九二0年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并研究古典文学,编写了《中国小说史略》、《嵇康集》、《小说旧文钞》、《唐宋传奇》等。一九二五年支持、领导了《语丝》的出版,主编《莽原》。一九二六年,因受当局压迫赴厦门大学任文科教授,创作了《汉文学史纲要》,以及《朝花夕拾》散文集中的五篇。一九二七年一月,到广州的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兼文学系主任。同年辞职,抗议蒋介石叛变革命,这时创作了一些抨击性的杂文,后收在《而已集》中。
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先生怕也是有一点小心眼的
评分记得小时候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可以全文背的出的,但那时并不懂其中真意。这几天睡眠少,就借机重读一遍。藤野先生,范爱农,长妈的形象又清晰起来。我也为不喜欢猫找到了更好的理由,先生的两点仇猫的理由非常同意,一是性情,二是媚态。
评分这样的一本小册子其实是我对鲁迅不多的印象之一,我之前读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觉得写的极好,后来关注点又转移到故事新编上去了,昨天重读,仍觉得极好。只是其他篇章,诸如琐记、二十四孝图之类,则有点无趣了。说回来,我还是受这些小文章的影响居多。
评分只是回忆,干嘛那样添油加醋。
评分鲁迅大师发起飙来,连散文都能带着针尖
看书的时候,会不时抬头,看看蓝天下变幻的白云,白云后依旧淡蓝的天空。今天有风,窗前两盆兰和椰子竹轻轻颤动。我常常沉醉于这样的场景,坐在门沿上,抬首看天,或云卷云舒,或星辰璀璨。 过几天就要离开了,又是一场需要全力以赴的仗。 年幼的鲁迅当年不知道为什么...
评分朝花夕拾,顾名思义,清早落下的花朵到了傍晚拾起来。平静地弯腰,凝视,回忆,捡起。这个原本简单平和的过程被鲁迅先生赋予了新的含义。 他记起快乐的童年,迷信却仁爱的阿长妈,严谨朴素的藤野先生等等一些现在普遍为人所知的人物。我们清楚地知道阿长妈喜欢摊着“大”字睡...
评分可能由于小学被灌输的鲁迅正面形象太多太猛烈以至于产生小小不满情绪,在看过一遍《朝花夕拾》在内的鲁迅少量散文集、杂文集、小说集之后就没有再重读或是研究过周先生到底想表达些什么。这一次抛开所有对先生的既定印象再来读这本以散文体现的回忆录,还是能窥见他深厚的文...
评分朝花夕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