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陈丹青 鲁迅 随笔 文化 文学评论 中国 中国文学 文学
发表于2024-06-14
笑谈大先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本书收录作者近年来关于鲁迅的七次演讲文稿。虽不过数万言,却在浩瀚的鲁迅研究的边上,辟出新的境界。论者或称它“还原”了鲁迅,或称它“唤回”了鲁迅;而对于作者,这样的公开谈论大先生,或许更类似于一种还愿。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著名油画家、作家,是目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批评者之一。
2000年回国,任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7年卸去教职。其间,因辞职事件及公开批评教育现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成为舆论一时焦点,更被媒体推崇为影响中国的五十位知识分子之一。除了教育,他对城市、影像、传媒等文化领域的诸多现象亦有独到见解和批评。
著有《纽约琐记》《多余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续编》《荒废集》《外国音乐在外国》等。
陈丹青何止犀利,几近生猛。我想我误会了他向往的那个民国,不是国军统治下的民国,而是一个兵慌马乱、风情万种、充满了无限可能性的民国。文笔太好了,细腻大气,利落准确
评分印象较深的几点:1.像鲁迅、胡适那样的人格类型现在已经灭绝了;2.鲁迅后期的杂文是深味“写作的愉悦”的结果;3.“革命语言”所造就的煽情、造作、夸张、空洞仍然深深影响着我们今天的日常和文学语言,却很难被人察觉。
评分几乎是读过的最素雅贴手的书。书香可人,肃穆从容,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用铅笔和毛笔做了圈点笔记。
评分挺后悔这么晚才了解一些中国文人,不过倒是更惆怅了。黄金时代不会再来了,剩下被扭曲的文人是遗产。
评分书中文章大部分曾分着读过,这次算一气呵成,读得仔细认真。陈从小处入手领出了先生的大处,许多段落相当过瘾,像是喝足了酒,没有丝毫不够,很豪迈,很“跌宕自喜”,比如谈先生的“好玩”就很好玩。可见,陈丹青看着是个端正人,一旦愤怒,不懂得好玩的对手,也可遭殃。
很多年前,初來德國,行李裡裝了四件關於魯迅的東西:一本小說集、一本雜文集、一枚魯迅頭像的胸針,還有一套魯迅故居的明信片。這幾樣東西,給予我漫長而自得其樂的留學生涯以莫大的樂趣和支撐。 這兩天讀陳丹青的笑談大先生,讀的笑中有淚,像是回到了学堂里。陳丹青對魯迅...
评分第一次见到陈丹青先生是2006年的冬天,我翘班去风入松书店听他讲座。彼时,北大南门墙下,一片存在了很长时间的半废墟里还打着“抗议北大野蛮拆迁”的标语,说半废墟,是因为残留着一两间房子,有“钉子”在无暖气无水无电的三无状态下,负隅顽抗着。也不知道陈丹青来风入松时...
评分记得上次一口气读完一本书是初中的时候,在家里的一个暖暖的下午,把薄薄的《边城》看完,看到最后一句“也许他明天就回来”,觉得这个结局不太好。或许是因为我在读之前就走了一通边城,还把那里的水和吊脚楼都细细看了且画下来,所以那一个下午的感觉给我印象还这么深。 小学...
评分一尊塑像,真的就是一个人了吗? 还是雕塑者取下的一个印象。 一尊塑像,是诉说塑像自己的故事吗? 还是表达了雕塑者的意图。 我看到塑像在哭,被塑的形象真的竭力嘶喉? 我看到塑像静默愤懑,他也的确没有过惬意嬉笑吗? 笑谈大先生,像是一个反面的塑像,对比起以前先生...
评分今天读了陈丹青写的《笑谈大先生》。 陈是画家,鲁迅是文学领袖,我都不怎么了解,虽然后者在课文里出现很多。大概正是这样的教育体制,或者宣传体制,才会让学生跟傻子一样回答中心思想;而陈这样的人,可以从自己的考据中,还原一部分历史的真相。看传记或评论文章,乐趣之一...
笑谈大先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