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苏伟贞 台湾 小说 台湾文学 时光队伍 某种情结 文学 中国文学
发表于2024-06-14
时光队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花在整理泪水的时间比写的时间长几倍”,成就苏伟贞“本命写作”之书。
“我没赶上他出生,却无奈要送别他死,这是我写《时光队伍》的理由。”——苏伟贞
梁文道《我执》专文推荐 内地版首次引进
2006香港《亚洲周刊》中文十大小说奖
2006《中国时报》“开卷十大好书”奖
“死亡是一个不断被拿出来写透透的普遍性故事,如何在这个十分普遍性的故事里写出自己独特的意义,我希望这个文本是清清楚楚属于张德模的,我无意为张德模立碑,他也不会因为死了就成为一个英雄或完人。我的打算是,小说表面是写死,但这里并没有死,反而是写生。明明白白勇气十足的生,接近永恒。”
“站在一个妻子的角度,我看见他亲眼目睹自己死的过程,从头到尾没掉过一滴泪,没有一丝感伤,彻底实践‘怕死也是死,不怕也是死’的生死理念,他死的样子就像他活的样子。”
苏伟贞,台湾著名小说家。曾任《联合报》读书人版主编。以《红颜已老》《陪他一段》饮誉文坛,曾获《联合报》小说奖、《中华日报》小说奖、《中国时报》百万小说评审推荐奖等。著有各类作品十余种,近作包括:《时光队伍》、散文集《租书店的女儿》等。
再沉重的死亡,也不过是一本书的厚度和一滴泪的容量
评分我觉得我这辈子都不想再看苏伟贞的书了…
评分我觉得我这辈子都不想再看苏伟贞的书了…
评分有许多部分,还是没有啃下去。事件还是文笔的缘由?只能承认有距离感。对张德模的烈性心里喜欢,尊敬。走向死,而在在都是在生的人。
评分前几十页完全无法在图书馆读、无法在有人的寝室读,三行就要抽纸巾。后来记住的却是那个「节制的父亲」张德模。一直喜欢苏伟贞的语感和节奏呀。#私人化评分没有参考价值#庄尚言的流浪,赖瑞和也曾还乡,「可惜此翁老天涯」。
刊于《时代报》2010-12-07 文/陈嫣婧 说起宝岛女作家,大凡认真做文字的,外在总给人纤巧精致,典雅含蓄之感,而内里的刚强深邃,却也不是太输给男作家。王德威说,女作家的创作,是台湾文学最重要的资产之一。果不其然。初看苏伟贞,尚不知是何来历,就先认定了台湾;再看...
评分书的品相非常好,文字也很漂亮,就是读不进去,是我落伍了,还是作者技巧太高了?我知道她想写什么,悼文吗!也知道她想怎么写,把点点滴滴思念和思考,掰开了,揉碎了,融于故事中。但是,故事呢?我找不到,找到的只有技巧
评分我未见到你生,却见到你死得如此漫长 活到这个地步了,我们都明白来去不与谁有关,只身抽离剥得鲜血淋漓,最后恋恋不舍也都消作一阵来来去去自由的风。你知道自己残忍,逼迫生者眼睁睁你的衰弱一日一日愈发狰狞的模样,一日一日掉光了脂肪的身体。 原来死是这么长的事情。你把...
评分借着这次旅行,把这本书看完了。 其实,我并不确定是否已经阅读了每一个章节,因为每一次随手拾起就打开翻阅一段,有些段落仿佛已经阅读数回,有些段落可能仍然藏匿在我未曾翻过的页面中悄无声息。它们在等待我,也在躲避我。无所谓,我还是会把这本书标记为读过,因为旅程结束...
评分刊于《时代报》2010-12-07 文/陈嫣婧 说起宝岛女作家,大凡认真做文字的,外在总给人纤巧精致,典雅含蓄之感,而内里的刚强深邃,却也不是太输给男作家。王德威说,女作家的创作,是台湾文学最重要的资产之一。果不其然。初看苏伟贞,尚不知是何来历,就先认定了台湾;再看...
时光队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