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中国人 社会 中国 视角 汉学家 哲理 鲁迅 近代
发表于2025-03-07
中国人气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人气质》: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最喜欢的枕边书,美国国务院人手一册的必读经典,一本让鲁迅走上弃医从文道路,并终生爱不释手的杰作,没有《中国人气质》的问世,就没有美国退庚子赔款,就没有清华大掌的建立。
了解中国,必看《中国人气质》,西方人看中国最权威的经典著作。
明恩溥(Arthur Henderson Smith 1845—1932) 又作明恩普。美国人。基督教公理会来华传教士。1872年来华,初在天津,1877年到鲁西北赈灾传教,在恩县庞庄建立其第一个教会,先后在此建立起小学、中学和医院;同时兼任上海《字林西报》
通讯员。他在鲁西北传教30年,写了大量有关中国的著作,如《中国文明》《中国人的素质》《中国乡村生活:社会学的研究》《中国在动乱中》《王者基督:中国研究大纲》《中国的进步》《今日的中国与美国》《汉语谚语俗语集》等,有的在
美国多次重印,有的被译成其他文字出版。1905年辞去宣教之职。在明恩溥等人推动之下,1908年,美国正式宣布退还“庚子赔款”的半数,计1160余万美元给中国,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返回美国。
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恩溥的明智和远见愈加令人信服。作为一个美国传教士,他熟悉中国的国情,了解中国民众的生存状况,因而他知道如何以恰当的方式影响中国的未来。1906年,当他向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建议,将清王朝支付给美国的“庚子赔款”用来在中国兴学、资助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时,他大概已经意识到了实施这一计划所能具备的历史意义。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后改名为清华大学)的成立,为中国留学生赴美打开了大门,一批又一批年轻学子从封闭的国度走向世界,他们中间涌现出众多优秀人才,归国后成为不同领域的精英。
明恩溥的建议不仅仅落实于教育方面,如北京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的建立,还落实在与民众生活关系更为密切的领域,影响了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变革。如今,在中国教育界和医学界,清华大学和协和医院仍是公认的佼佼者,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走进它们的大门时,很多人不会想到,明恩溥——这个多少令中国人有些陌生的名字曾与它们联系在一起。
如果想了解19C末的中国人,那么读这本书吧,但是怀疑当时的国民性果真如此吗?好可怕
评分旁观者清、概括精辟的讨论与观点。
评分如果想了解19C末的中国人,那么读这本书吧,但是怀疑当时的国民性果真如此吗?好可怕
评分旁观者清、概括精辟的讨论与观点。
评分翻译垃圾
我自认为为已经脱离了一些低级趣味。 但看完这本书,突然发现在中国文化中成长起来的我,还是没有逃脱《中国人德行》中描述的一些缺点。 在乎面子 节俭到不计算得失 无效率的勤劳 缺乏时间观念(容易迟到) 忽视精确 不讲究舒适和方便
评分讨论中国人的民族性的声音多少年来不绝于耳,咱不说远的,就说说近一些的。无论是鲁迅、胡适、林语堂,还是柏杨、龙应台、三毛,当然,这都是明着说的。放在作品里说的就更多,金庸老先生从古代说,莫言从乡村说,钱钟书从知识分子身上说等等等等,但是,关起门来咱自家人...
评分“美国罗斯福总统最喜欢的枕边书。”,本书的封面上这样写着,然后当我把全书翻完,这句话反倒成为一种讽刺。 读过一部分《费正清中国回忆录》,以记录历史事件为主,但也多次提到中国人的虚伪, 这种虚伪体现在普通老百姓的日常为人处事之道,也体现在当时的高层政治斗争,彼...
评分刚刚看到这本书还是在图书馆闲逛时不经意看到的。没想到翻开就难以放下,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看了大部分。看过之后的感觉是不解渴。 抛开作者的某些主观偏见,研究对象的久远,基础资料的完备性,以及其他影响作者结论的因素;其书本身是一个将问题呈现的书,但未提出解决办法...
评分中国人,近百余年来,意识形态和统治阶层不停轮换,但其根本性格却一直根深蒂固,从未改变。所以,尽管此书写于上上世纪末期,100多年过去了,你仍会觉得,它写的竟然就是今天。
中国人气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