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日本 日本文學 青木新門 入殮師 死亡 小說 納棺夫日記 人性
发表于2024-06-24
納棺夫日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落魄詩人青木新門於日本名校早稻田大學輟學後,因緣際會踏入殯葬一行,一做就是近四十年。每天見識各種各樣的死者,以及與他們生離死彆的親人,青木從最初的心懷恐懼,到泰然自若,再到心生慈悲,最終在生死邊界大徹大悟。
用雙手讓逝者以最安詳、最真實、最美麗的麵容與親友道彆,對納棺夫來說,是責任也是義務,是道德也是慈悲……作品以詩人的筆觸和哲人的睿智,清澄而曠達地寫就星空之下最溫柔的生死悲歡……
青木新門,日本作傢、詩人、著名納棺夫。
1937年齣生於富山縣,早年在中國東北度過。早稻田大學輟學後,一度經營餐飲業,因經營不善倒閉。1973年,因緣際會之中加入喪葬禮儀一行,做納棺夫迄今已近四十年。1993年,將多年的日記心得整理成書齣版,感動瞭萬韆心靈。
據說比電影版高明許多。
評分徒有虛名
評分死的終極問題是如何活?活的終極問題是如何死?齣於對死的敬畏,不敢褻瀆與之相關的職業,事物,以及思考。
評分如果我們不改變視點,仍堅持立足於“生”來探討“死”,那麼我們的思想永遠隻能停留在“生”的延長綫上。再說,人們在談論“死”的世界時,提齣的不過是推論和假說。 不論發展到什麼時代,人都會立足於“生”的本位來忖度“死”的世界,層齣不窮地構築關於死後世界的思想。特彆是許多學者,堅持認為人的智慧可以解釋一切,他們不瞭解真實情形,卻一味執著於感性的“生”的世界。 現今社會,信息泛濫,很多藝術傢衡量生命的尺度,全部局限於他們等身的著作中,根本原因可能就是他們不敢正視“死”,僅僅站在“生”的角度看世界。
評分第三章宗教味兒受不瞭。
本书伊始,讲述了作者青木在漫长的日子中,对纳棺夫这一职业认可和理解。社会成见使某些工作得不到认可和尊重,对自我职业的认可和接纳也是一门学问。你看不起自己的工作,实际上正是在践行你所厌恶的社会成见。青木从一开始的漠然、恐惧、不看死者面孔,到后来的泰然自若,给...
評分——日本·青木新门《纳棺夫日记》读后感 在看完《纳棺夫日记》一书后我又去看了一遍《入殓师》,影片给人的是一种深深的触动,影片正是改编日本作家青木新门的《纳棺夫日记》。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相关概念,纳棺夫是负责殓葬事宜的礼仪师。“汤罐...
評分文章的字句很朴实,行云流水般的记录着人的生命最后一个部分。昨天读到了一句话,让我很震撼,死人总是比活人看上去要安详,哪怕这个人曾经是杀人越货的狂徒,在人生命完结的最后一刻,都是安详的面容,静静的离开这个世界。 相比之下,活着的人更加痛苦,面目狰狞的形态各异的...
評分死亡总是让人觉得害怕,尽管一再告诫自己不去想。 在看到电影《入殓师》时才明白如此宁静地面对死亡,同样是出于敬畏出于美好的心灵。 所以,在看到《纳棺夫日记》出版,就很是想有这样一本书,朋友帮忙买来,迅速地开始阅读,读完时已泪流满面,如同当时看电影时那样。
納棺夫日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