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中日关系 历史 日本 国际政治 国际关系 外交史 刘建平 日本研究
发表于2024-06-15
战后中日关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战后中日关系:“不正常”历史的过程与结构》由于美国主导的旧金山和会把中国排除在战胜国对日交涉之外,中日“战争状态”持续20余年,到1972年才实现“邦交正常化”;并且仍然不幸的是,具有了邦交形式的中日关系反复受到“历史问题”的控制而呈现国家外交对抗和民众情绪对立的僵局。政治“议和”之后历史“和解”的“烂尾化”综合症,考验着政治家的外交能力;而把“不正常”中日关系对象化的知识阐释和思想把握,则是学术所必须面对的挑战。
刘建平,法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副教授。1994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硕士课程毕业后赴日本国立宇都宫大学留学:2003~2007年攻读北京大学与早稻田大学联合培养国际政治学专业博士课程,在早稻田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中心留学两年。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政治、中日关系与中国政治、外交,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国际政治研究》、《开放时代》等多种学术刊物发表专题论文50余篇,有论著《新中国的原点》和译著《日本新保守主义》、《日本人的战争观》出版。
刷新了我对战后中日关系的理解。本着‘‘弱国无外交’以及‘‘现代国家间交往和外交活动就是实力的较量和利益的交换’’等基本出发点,对新中国对日关系的研究和外交处理进行了细致梳理。一方面详细分析并且解构了所谓民间外交、人民外交的幻想,一方面也深入揭示了冷战大背景下美日苏对中方的立场和变化。这个过程,以意识形态的延安研究开始,伴随着冷战格局的形成,其中既有着基于一厢情愿的人民友好的期待和妥协,另一面也伴随着国家间实力乃至不同阵营间较量的妥协,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谈判场景真是历历在目。可以说对过去几十年中日关系中中方的反思值得深省。总体论述充分,但有部分重复的段落,以及较为日式的长句表达。此外,语言立场的一边倒,反而让我对日本方面处理战后问题的论述有了兴趣,目前对这方面的论述仍然偏情绪化且单薄
评分弱国真的无外交,新中国建立之初真的是国际社会上的傻白甜
评分中国一厢情愿的"中日友好"
评分读完憋屈
评分昨天刚说没有好的中日研究书,今天得到了一本,亮点颇多!!!!每个对中日研究感兴趣的人都可以看看~~~~
因为“钓鱼岛撞船事件”,中日关系再度恶化。事实上,中日关系从来就没有让人安心过,就像是怀揣着的定时炸弹,说不准什么时候、什么起因就会被点燃。对于中日关系,或许是应该认真反思了,它确如书中所总结的,时时呈现出“周期性恶化”。 这个问题是要追溯到建交的基础...
评分今时中日关系可以说是跌到了1972年正常化以来的最低点,按照刘建平先生的观点,这是周期性恶化理论的体现。刘先生的观点相当准确地抓到了习近平上台前的中日关系的规律,但是此一规律是否依然有效?按照书中的观点推演,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一、现今日本对中国...
评分我总分不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不仅是名称相似,更是都以严谨学术精神做事,同样的严谨详实为我们解译了“近世中国”之种种。 书中中心时间节点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也是各种民族情感最直接最复杂的时期,也全面解析了中日在战争...
评分中日关系,是一个反复出现周期恶化的复杂政治问题。从“篡改历史教科书”到“否认南京大屠杀”再到“参拜靖国神社”,“钓鱼岛领土纷争”,日本的作为一次又一次刺激着国人的神经。就在不久前,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再次使得两国关系降至冰点,并引发新一轮的反日风潮。一时间“...
评分当我掩卷合书时,恰巧QQ弹出了一条新闻:美方宣称钓鱼岛适用于《日美安保条约》,钓鱼岛一役再次雪上加霜,其实早先坊间各种流言蜚语已经不胫而走,民众的争论焦点自然集中在打或者不打上,对于广大人民来说考虑的无非是侵犯或者欺负的问题,至于成因或者多年的纠葛一直不属于...
战后中日关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