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2024-06-29
從文士到經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此書透過經學史與學術史之結合,考察清中葉常州學派興起,及其流衍,以及與考據之互動。書中認為,常州學派之成立,與具有經世之思的常州文人,在面對考據學的挑戰時,對傳統經學內容進行思考,有密切關聯。在爭奪儒家經典解釋話語權的同時,基於對話之需求,其學術形式不免受到考據學之影響,然儒家政治話語的內在精神,始終貫串其間。
蔡長林,臺灣澎湖人,一九六八年生,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專研中國經學史、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春秋學。著有《論崔適與晚清今文學》、《常州莊氏學術新論》等,主編有《晚清常州地區的經學》、《隋唐五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校訂《翼教叢編》。另有〈唐代法律思想的經學背景──《唐律疏議》析論〉、〈乾嘉道咸經學采風──讀《經學博采錄》〉等論文二十餘篇。
“清代今文经学”本身就有些伪命题的意味,若是以今古文立场看去,清代学术也就都成了今古文之争的先声与注脚了。关键在于把握每个儒士经生及其所治经之本身,看他如何参与先前重大的经学议题,拿《春秋》来讲,便是如何处理三传关系,如何处理何郑之争等等。主《公羊》排《左氏》不等于“今文经学”,更多在于如何讲《春秋》的问题。只有放下这些条条框框才能接近学术之实相,突破既有论说不易,作者的尝试也很有价值,但“文士”与“经生”的解释力太强,以致有时似乎解释了太多,看不清更深一层。
评分求古以后求是,建立在回到历史现场前提下的的经学史重构
评分除了学术内涵以外,学术意识的具体指向,学术思想的呈现形式,甚至学术门径的倾斜与变动,都是学术史重要的研究内容,惟有经过这样一番细致分辨,才不会陷入以现代学术语境绳古人的弊端。
评分本书在方法论上极有创获,突破了梁钱设定的三百年学术史框架。从社会史,思想史来切入学术史,这对于回到历史语境极有帮助。在作者看来,常州学派明显是文士主导的,以科举策论,辞章为武器来对抗考据学压力。到了庄述祖那一代后,为了回应考据学压力,常州学派也渐渐开始用考据的方法来呈现自身的学术研究。由此可以看到,正因为常州学术的根底在策论,因此它的应时性也必然随着晚清社会巨变而得到彰显,龚魏康一路即如此。但清代中后期,今文经学的另一路,陈立等人似乎则直承惠栋汉学而来,故而学术风格与常州决然不同。总之,五星好评。
评分还可以
《从文士到经生——考据学风潮下的常州学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民国99年,《中国文哲专刊》第39种)。去年拿到书只看了导言部分,觉得这样的经学研究风格很特别,不同于大陆的经学研究,语言典雅又很平易,充满探究的诠释,着力探微索隐,感觉很不错。可惜,我那时...
评分《从文士到经生——考据学风潮下的常州学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民国99年,《中国文哲专刊》第39种)。去年拿到书只看了导言部分,觉得这样的经学研究风格很特别,不同于大陆的经学研究,语言典雅又很平易,充满探究的诠释,着力探微索隐,感觉很不错。可惜,我那时...
评分《从文士到经生——考据学风潮下的常州学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民国99年,《中国文哲专刊》第39种)。去年拿到书只看了导言部分,觉得这样的经学研究风格很特别,不同于大陆的经学研究,语言典雅又很平易,充满探究的诠释,着力探微索隐,感觉很不错。可惜,我那时...
评分《从文士到经生——考据学风潮下的常州学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民国99年,《中国文哲专刊》第39种)。去年拿到书只看了导言部分,觉得这样的经学研究风格很特别,不同于大陆的经学研究,语言典雅又很平易,充满探究的诠释,着力探微索隐,感觉很不错。可惜,我那时...
评分《从文士到经生——考据学风潮下的常州学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民国99年,《中国文哲专刊》第39种)。去年拿到书只看了导言部分,觉得这样的经学研究风格很特别,不同于大陆的经学研究,语言典雅又很平易,充满探究的诠释,着力探微索隐,感觉很不错。可惜,我那时...
從文士到經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