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郭沫若 文学研究 文学 李白 古典文学 历史 杜甫 中国文学
发表于2024-06-15
李白与杜甫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郭沫若封笔之作,晚年心境披露,揭示中国士人人格与仕途圆融之两难。
作者以其卓越的考据功底和敏锐的诗人感受,历数李白与杜甫的身世、婚姻、生活习性、政治活动、宗教倾向和文学创作,以及二人的交往和交游,生动还原了李白、杜甫生活状况及社会背景。
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重点不在评述李杜的诗歌艺术,而是力图透过他们失败的仕途生涯,揭示士人人格与仕途圆融之两难。
作者分析鞭辟入里,道前贤所未能道。旁征博引,纵横自如,语言极富诗意,观点极富创见,妙趣横生,是独具典范价值的汉语学术文本。自问世以来,虽然争议不断,但至今研究李白与杜甫仍不能绕过此书。
著名散文家、学者周国平说:“不管人 们对这部书 的扬李抑杜立场有何不同意见,重读这部书,我仍由衷地钦佩郭老以八十之高龄,在连遭丧子惨祸之后,还能够把一部历史著作写得这样文情并茂,充满活力。”
书中诸多问题的论述极富创见,引人深思。
如:李白究竟是哪里人?
为什么说李白不是胡人?
为什么李白能一生游山玩水却不为生计愁?
为什么说李白既庸俗又洒脱?
为什么说杜甫嗜酒实不亚于李白?
为什么说杜甫信的是禅宗?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社会活动家。
炫技之作,非常无趣,整本书都是郭高高在上指手画脚。
评分如果只看观点,确实太扬李抑杜。但代入郭老自己,也许只是在说:做杜甫很难,难在辛苦。做李白也难,难在酸楚。孩子气地一条道走到黑固然可贵,但成年人的低头哈腰阿谀奉承,又谈何容易呢。
评分重读“经典”,细读郭老如何“颠覆千年偏见”。新版书噱头不小,然而平心而论,正如郭沫若自己在《光明日报》1962年6月9日的评论中说:“这种时代残疾,我们不必深责,也不必为他隐讳,更不必为他藻饰。”以前我觉得他是挖空心思去扬李抑杜,现在倒也觉得这本论著算是那个二元对立论时代敢于打破因袭、独树一帜的了。mark2011最后一本书籍。
评分如果只看观点,确实太扬李抑杜。但代入郭老自己,也许只是在说:做杜甫很难,难在辛苦。做李白也难,难在酸楚。孩子气地一条道走到黑固然可贵,但成年人的低头哈腰阿谀奉承,又谈何容易呢。
评分明显的扬李抑杜呀…
本来我想写的不是这本书。之前在看李长之的《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看完之后想再看看别人是怎么写李白的,然后误打误撞就看见了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郭沫若嘛,那么出名,我觉得应该有参考价值。看李白部分的时候,我觉得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毕竟对比李长之的一些观...
评分读《李白与杜甫》 檀作文 不记得是第几次读《李白与杜甫》这本书了。从前印象很不好。为的郭沫若挖空心思地贬低和糟践杜甫,看了叫人生气。我又向来鄙薄郭沫若的为人。因此,总是带着抵触的心理来读。这一回算是耐着性子,又从头至尾读了一遍。对于《关于杜甫》部分,还是...
评分中国每一朝代几乎都有一种代表性的文体,汉赋、魏晋小品、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唐朝诗歌最胜,李杜又是唐朝诗人中无法超越的双峰,为人赞誉“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一个被称为诗仙一个被捧为诗圣,史上研究分析李白杜甫诗文的文章专著是数不胜数。 手中这本《李...
评分晚年郭沫若 邵燕祥 关于晚年郭沫若,这些年谈论得不少。最近从报上读到摘载的周国平《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得到一点重要的启示,那就是,受到广泛訾议的《李白与杜甫》一书,是郭沫若在什么样的心境中写的,传达了什么样的心灵信息? ...
评分中国每一朝代几乎都有一种代表性的文体,汉赋、魏晋小品、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唐朝诗歌最胜,李杜又是唐朝诗人中无法超越的双峰,为人赞誉“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一个被称为诗仙一个被捧为诗圣,史上研究分析李白杜甫诗文的文章专著是数不胜数。 手中这本《李...
李白与杜甫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