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李零 随笔 杂文 文化 历史 散文 花间一壶酒 国学
发表于2024-06-22
花间一壶酒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花间一壶酒》收入的是李零先生近年的杂文和随感。李先生多少算是肯写“小文章”的“大学者”,本行是古文字学,却对社会和文化的方方面面、犄角旮旯有着广泛的兴趣和深刻的认识。他文笔爽利,有意识地用通俗的语言讲大道理———近年来,著名学者有此倾向者,除了北大的李零先生,恐怕就只有华东师大的陈嘉映先生了。李零先生的文字风格,似乎可以从题目以管窥豹:《书不是白菜》、《学校不是养鸡场》、《笨蛋总比坏蛋强》、《天下脏话是一家》、《别让书生搞政治》……其见解每有可取,如果说有不无遗憾的地方,那恐怕要算他对生物学认识有限,却喜欢借用生物学上个别未被广泛认可的理论来解释人类的行为,不免过于大胆。但在一部分读者看来,这可能正是李零文章的可爱之处。
李零,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祖籍山西武乡县。1948年6月12日生于河北邢台市,从小在北京长大。中学毕业后,曾在山西和内蒙古插队7年。1975年底回到北京。1977年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加金文资料的整理和研究。1979年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师从张政娘先生,从事殷周铜器研究。1982年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2-198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队从事考古发掘。1983-198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从事秦土地制度史的研究。1985年至现在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多散见于读书、万象等处;杂文杂言杂感,如题般颇似酒后狂言,不拘一格,酣畅淋漓。
评分就个人学力能够读懂的部分来说,是一本好书。
评分“李零有知有识,但拉拉杂杂,有些意思不大,有几篇受教益。”
评分“李零有知有识,但拉拉杂杂,有些意思不大,有几篇受教益。”
评分比丧家狗好
最近,重读经典的书籍很是流行。像我这样总是慢半拍读书之人,往往跟不上节拍。于丹的《论语》和《庄子》心得等,也在书架上搁着,却几乎没有认真读完过。并非自恃甚高不屑展读,而是觉得对 “我注六经”之类的文字,大可不必奉为圭臬般的信仰。千人千个哈姆雷特的道理,早...
评分这本书我读得快、粗疏,对不起李零老师。 近来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知道一个名字,想读,就尽快读,最起码先读一本作品,明白大概风格,千万不要想着以后还有时间,到时候再读,结果,就可能是长时间的错过。 我这是吸取了读阿来阿城木心的教训。所以,这本书,本来不在计划中...
评分嬉笑怒骂了三百五十一页。李零在第三百五十二页来了个突兀的转折。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阮小七上梁山之前说过这个,卖油郎独占花魁之前也说过这个,唐代出土的瓷器上也有这个。言下之意,不能白活。 钻研真理也好,及时行乐也好,抖机灵也罢,逃不过这个终极。 多久算长?...
评分一篇杂文《花间一壶酒》 ~~~ 李太白邀月邀影,却偏偏无人共饮。 譬如狂人日记。 ~~~ 李零欲学太白。 ~~~ 有趣有趣。 但却不欲学太白揽月沉江。 ~~~ 这花间一壶酒,心里面却是越饮越寒的呐。
评分《南方周末》2006年度图书评选对此书的评论 (陈克艰) 李零先生近年来闲笔为文的结集,早些年还有一本《放虎归山》。李零先生学问好,文章好,他的存在,对李敖自我吹擂的“白话文第一”、“学问最大”,构成了坚强的否证。 李敖好骂,李敖之骂,骂人者多,骂世者少;...
花间一壶酒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