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吴敬琏 中国经济 经济 经济学 改革 中国研究 中国 历史
发表于2024-06-16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的一个重要增补,是加强了对“双轨制”及其经济和社会-政治影响的分析,并据此对中国进一步改革的必要措施和可能前景作出了估量。中国经济改革是一个庞大的叙事。如何向《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的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理论线索和分析框架是一件颇费思量的事情。这是因为,经济转型虽然是通过若干这样或那样的政策措施来实现的,但它有一根主线,这就是从计划制度到市场制度的变革。既然是制度变革,所有的改革势必是经历了不同利益取向的人群之间反复博弈之后的产物。
吴敬琏,首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得主。195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宝钢经济学教席教授,国际经济学会(IEA)执行委员会顾问,国际管理学会(IAM)会员。
他在中国最早提出并倡导市场化改革,是“市场取向改革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也是经济体制比较研究学科的开创者之一,引介传播了众多对中国经济理论和改革实践有益的现代经济理论和国际经验。他在不同时期的理论主张和政策建议(如建设法治的市场经济、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反对权贵资本主义、推动增长模式转型等),推动了中国改革事业的前进。
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经济学、比较制度分析、中国社会转型的理论和政策。
终于精读完这本书了,不容易。知识增量很大,个人认为吴老师的分析框架很适合过去几十年的改革史(行政性分权,增量改革,整体推进)。全书贯穿着作者对建设法治市场经济、反对权贵资本主义的信念。尤其推荐序言和总论的那两章,我读了四遍,每一遍都有新的感悟。社会主义的理想为什么会变成效率低下的[……为什么后面的大段评论被豆瓣截了?]
评分2011年10月25号购于当当。
评分作为了解还是很有用
评分有理论有史实,既是改革的总结,也是继续改革的大纲。道理并不复杂,但知易行难。改革只有在80年代初期有过共识,这其实并不只是经济状况所致,某种程度上也是当时政治空气开放的结果,而现在其他方面的条件都具备了,只缺高层的态度了。
评分非常不错,清醒有条理的书,难得的入门好教材,赞
读吴敬琏的《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开篇不久即对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心生赞叹,不论在整个过程中多么艰难、多么反复,都体现出了当时政策漩涡中人们对“更好生活”的理解、追求以及基于此所做出的政策选择——个人认为,不能因为现在走向了市场化道路而对当时坚持政府主导的...
评分算是体制内的梳理吧,有价值,对中国经济做了非常详细的官方式的梳理,但也没什么新鲜的东西。重点看了国企改革那一块,描述的很详细,但也回避了国有资产流失等原始积累问题。还有三农问题,貌似也是隔靴搔痒,很官方。总体还是比较有价值的,对改革开放可以有个总体的结构性...
评分这本书很多方面是介绍性质的,是对改革、开放所涉及的一些主要方面的说明,贵在全面。如果对经济学知识有些背景,可以很快地读完。有几个问题:1)政府的权力转移、放权让利,包括分灶吃饭、权力下乡,如何影响了收入分配和再分配;2)市场扩张、政府权力转移和经济结构的变化...
评分算是体制内的梳理吧,有价值,对中国经济做了非常详细的官方式的梳理,但也没什么新鲜的东西。重点看了国企改革那一块,描述的很详细,但也回避了国有资产流失等原始积累问题。还有三农问题,貌似也是隔靴搔痒,很官方。总体还是比较有价值的,对改革开放可以有个总体的结构性...
评分《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纠误、存疑 第一篇 总论 1、页19段2,“在论战中,哈耶克的经济理论还没有得到学术界充分理解”,下注1“哈耶克在1974年方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桂冠”。注解似乎是要对正文进行强调,实则风马牛不相及,而诺贝尔经济学奖1968年设立,1969年初次颁...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