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许知远 随笔 社会 祖国的陌生人 中国 文化 传统的断裂 社会学
发表于2024-06-15
祖国的陌生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在你的国家,你却是个陌生人”
在这本书里,作者试图通过一次穿越中国的旅行(爱辉-腾冲)来了解这个国家,但看到的事实却并非如其所想象,这在作者行走三峡和陕西以及其他地方时,似乎也是一样,传统已经断裂,混乱的价值观无处不在,他既看到了这个快速变化的国家的巨变,也看到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像是无根之萍,他们困惑、焦灼、滑稽、痛苦、失落,却也蕴涵着无尽的能量——他们无法从传统中获取价值和意义,却也享有了没有历史束缚所带来的无边界的自由。
这本书在形态上或许杂糅,游记、人物、评论,都混合其中,但是其主题仍很清晰,它试图展现的是当代中国社会日益深刻的断裂感。
许知远,1976年出生,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微电子专业,曾任《经济观察报》主笔,现为《生活》杂志联席出版人,《亚洲周刊》与《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他也是单向街图书馆的创办人之一。曾出版《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中国纪事》、《我要成为世界的一部分》、《转折年代》、《这一代人的中国意识》、《纳斯达克的一代》、《昨日与明日》、《思想的冒险》、《新闻业的怀乡病》等。
本来想打三星,文字太腻歪减一星。
评分我的懒惰与得过且过让我被困在原地,没有勇气去探寻那些我以为很熟悉的环境周遭,试图从别人的轨迹中勾勒脑中的想象版图,尽管知道或许片面和带着作者的主观论断。我仍然喜欢许知远这样的行者,从迈开第一个脚步,就是印证和找寻的开始。
评分本来想打三星,文字太腻歪减一星。
评分许知远,也只有现在这点本事了,那个在镀金中国里激烈的议论和抨击,发出的言论尽管有时偏激而理想化,也会有知识,理性和智慧的碎片在其中闪动的人不见了,而这本书可以简单的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一部分人仍然身处贫困陷阱,走出去的另一部分人则面对着中等收入陷阱】,完了,二三百页全是对这句话所举的例证,许知远这么多年不进反退,他看不出如今中国已经度过那个揭示问题的阶段,所有的问题大家都心知肚明,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途径或者推动正斧解决问题的手法和压力,可是许知远已经失去了说出有价值言论的能力,或是根本无力进行高层次的思考,所以写出了这种如果诞生在八十年代会是本经典而在今天一文不值的书,不禁让我想起熊培云,一个文风踏踏实实的不像公众知识分子,却一本比一本言之有物的家伙,我也许该去买一本【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了
评分读这本书让我想起了余秋雨的一些文章,也想起了去年读过的《寻路中国》系列的书籍,都是从自己的视角来观察这个时代。这类文字读多了,虽然有些时候会有共鸣,但是更多时候觉得它们缺少力度和深度,行文太散,可能和文人总喜欢伤春悲秋有关吧。
远际传来一声清寒的钟鸣,顺着它的方向望去,隐隐是一座雾霭的山顶。 于是,市侩杂闹、长短喧嚣,都无外乎黯淡下去了。金声玉振,总能在纷扰的堆叠中滤去一些什么,把更生脆的东西掬给你看——尽管在街巷的交错中,我们仍旧那样着忙碌、欢唱、悲伤。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另一...
评分年前在「书摘」杂志上看到「穿梭在历史的江南」里的一段文字,惊异于作者还可以这样精巧细腻地述说历史,立马就买下了这本书。 第一篇「向南方」看了几页,作者书写自己从爱辉到腾冲斜穿整个中国的旅行,不免感慨:这不就是我一想要的流浪之旅么?于是决定在旅途中把这本书读完...
评分看这本书之前,我真的只是对它的题目饶有兴趣。看到这个题目就能发现一个年轻知识分子看待自己国家的真实努力,尽管这种努力困难重重并可能注定失败。我只是喜欢这样一种将个人生活放在探求国家境况的生活方式上,这是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崇高情节。 许多世纪以来我们一直在阐...
评分断断续续看完这本《祖国的陌生人》。这是一本看上去很复杂的书。算是游记,也有访谈,还有人物和评论,笔尖所及,有西北的商人,三峡卖气球的年轻人,台南的老人,异乡的游子;也有陈独秀,吴越,秋瑾般的历史人物。许知远就像一个摄影师,虽然只是呈现浮光片影的画面,却可以...
评分我读许知远的第一篇文章叫做《别人的生活》,他在文章中陈述社会生活的山寨化,非中非西四不像。这个国家外表看上去如此强大,比如——她修建了世界上最大的水坝,她让铁路通向了世界屋脊……,然而她内在却没有深深的坚持和自信,这让一切显得很是仓促、不自然、暧昧。后来追...
祖国的陌生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