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季羡林 德国 回忆录 传记·回忆 传记 随笔 散文 中国文学
发表于2024-06-16
留德十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本书记述了先生当年抛家傍路赴德求学德经过。 在赫赫有名的哥廷根大学,先生几经辗转选定印度学为主修方向,遂对其倾注热情与辛劳,最终获得博士学位,也由此奠定了毕生学术研究的深厚根基。
季羡林,1911年生于山东省清平县(今临清市)。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史学家、教育家、梵文、吐火罗文、巴利文专家。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1941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作为学贯中西、久享盛名的学者,他对印度中进语言形态学、原始佛教语言、吐火罗文的语义,梵文文学等研究均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著作有《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印度简史》、《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印度古代语言论集》、《关于大乘上座部的问题》、《罗摩衍那初探》、《天竺心影》、《朗洞集》、《季羡林散文集》等;译作有《沙恭达罗》、《优哩婆湿》、《罗摩衍那》、《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五卷书》等;主编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咖啡馆偶然看到 一口气读完。文字真的很动人,让我不时忍俊不禁又心酸动容。这是大家的风采
评分相隔80年,我和季先生同属留学生的见闻和感悟居然还有很多共同之处;自然也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战乱、饥饿和政府。虽然有读者表示季先生是“凤凰男”,但是说实话,我只读出来了他对朋友的怀念、对老师的尊敬、对叔父母少妻幼子和祖国的想念,对友人间失联和过世的震惊和感叹,对国民党腐败政府&法西斯&纳粹的斥责...三观很正。文笔并非繁丽,反而简单平实,但读起来觉得饱富真情实感、妙趣横生。好书。
评分在哥根廷学习吐火罗文,历经二战全程,作者身处法西斯国家,却觉然战争之平静。生活艰苦,作者对身边之人的情感强烈异常,对祖国更是倍加思念。但对妻儿稍纵即逝的情感表达,是否是今日儿子对其大肆批判的点呢?
评分一口气看了一半 依然很喜欢季老的文风 总能把一些沉重的事情轻轻地说出来
评分在哥根廷学习吐火罗文,历经二战全程,作者身处法西斯国家,却觉然战争之平静。生活艰苦,作者对身边之人的情感强烈异常,对祖国更是倍加思念。但对妻儿稍纵即逝的情感表达,是否是今日儿子对其大肆批判的点呢?
看了《留德十年》,觉得季羡林的文字平淡朴素,没有太多华丽的文字,也没有文学的手法,只是用文字把自己真实的故事和感情表现出来。济南工作的回忆,去德国的路途,德国的研究所,哥廷根的街道,我们似乎看不到多艳丽的景色和曲折的情节,却感觉心很安静。平淡是真,如果用太...
评分在开学前几日我看完了季羡林老师的这本回忆录,讲述了他留德的缘起,在德国生活与学习,归国。十年间,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也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结束后,他经过千辛万苦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季羡林,在我的记忆中是位研究梵文的大学者,他是我尊敬的老师和长辈,...
评分其实按道理说,读季先生的书总能感觉到一种真情。《牛棚杂记》给我一种震撼、气愤、感动,因为毕竟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读起来也难有共鸣。但是《留德十年》却不同,那时候的他或者和现在的我们一样,对于海外镀金有着莫名强大的冲动,同时也对周围充斥着金钱铜臭、昏昏堕落而...
评分留德十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