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历史 制度史 阎步克 中国古代史 政治 中国历史 中国 官制
发表于2024-06-14
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本书着重探讨中国古代官僚等级制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问题。作者参考了社会科学的相关理论,对古代官阶的研究模式进行了系统建构,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线索及相应的研究方法与概念。基于“品位—职位”视角,把官阶研究对象定义为“官职的分等分类”和“官员的分等分类”,分别讨论品秩的构成要素权责、资格、薪俸、特权、礼遇,品位结构的样式与间架,品位性官号和位阶运用规则等。进而由技术层面进入政治层面,从功能组织与身份组织的二重性出发,对中国古代官阶制的特点、品位结构变迁的重大线索和各个层面,提供了较全面的阐述。本书对中国古代官僚等级制研究,以及认识中国古代的集权官僚政治,具有参考价值。
阎步克,1954年11月生,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史。主要著作有《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乐师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论集》、《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服周之冕——〈周礼〉六冕制度的兴衰变异》,译著《官僚制》、《帝国的政治体系》,及论文90余篇。
从某个角度说,这本书距离工具书也就几步之遥。一边看一边忘,知识细节实在是太多了。有趣的是最近读的唐or宋的研究都试图证明唐宋之间没有发生突然的变革,都是顺承。从贵族到秦汉的士到到魏晋怀旧的门阀到唐宋走向品味明清又回归职位,皇权一步步增强又一步步失控。看到总结的最后一部分真是默默感慨,这一辈的历史学家大概是不可能摆脱某种民族情绪了,去证明一些什么内化成了责任,尤其是研究古代史吧。
评分感觉并不是进入阎步克的合适读物……作者强调中国历史脉络的连续性、一贯性,希望能提供一个官制分析理解的框架,提出了品秩分析的五个要素,讲清了“官统之异,周秦二家”,官阶制度品位-职位-品位-职位的大致演变。可是虽然作者的意思没有特别难以理解,但行文却非常晦涩别扭,尤其导论上来一下子几十个很别扭的自制概念(用词非常容易混淆,又硬要分开),无法忍受。真让人怀疑对读者而言,真的可以如作者许诺的那样,绕开细碎官制的介绍,直接流畅地跟随他透过大量举例分析理解官阶制度大势吗?
评分方法和论述总是不能同步
评分阎老师的课程我就旁听过一节,大师也!不赘述!
评分基于《品位与职位》进一步思考,从各个维度细致考察了中国官僚制的变迁,很全面。“自利”与“服务”这个维度一出来,钱穆与王亚南一味或褒或贬的态度就显得太过笼统了。形式上采用课程讲义的方式深入浅出,各阶段扼要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官本位社会”意义已经不局限于官僚制度,而是对整个社会形态的概括了。最有趣的是作者在书中处处讽刺官僚,结论一章却也不得不大力肯定中国官僚制有流动性、机会平等的一面。
这本书其实可以加个好听点儿的名字:官人的理论 大体内容就是把《品位与职位》和《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的内容糅合,再加上唐宋元明清的情况,最后再对之前的理论做些调整。 十八班制度不再被视为职等,而被视为是资格之一种。 理论架构在解释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明显有优势,但...
评分权力的游戏里,小指头和色太后的对话,小指头傲娇的说:“knowledge is power”,色太后一个眼神,御林铁卫把小指头按在墙上,只待下令格杀;又一个眼神,侍卫松开,色太后酷酷地说了句“power is power”拂衣而去,深藏功名。这个片段在脑海里久久回味,就如同权力的念想在小...
评分读书的时候没时间去听阎老师的课,很多年后终于读了这本书,算是弥补当年的一份遗憾吧。 本书条理清晰,特别是和教科书一样,在每章开头最后都整理了核心观点,不用读者再去到处摘抄,使用起来会很方便。 谈几点个人感受。 一、阎先生这本书的一个特色是引用面很广,不知道是不...
评分读书的时候没时间去听阎老师的课,很多年后终于读了这本书,算是弥补当年的一份遗憾吧。 本书条理清晰,特别是和教科书一样,在每章开头最后都整理了核心观点,不用读者再去到处摘抄,使用起来会很方便。 谈几点个人感受。 一、阎先生这本书的一个特色是引用面很广,不知道是不...
评分权力的游戏里,小指头和色太后的对话,小指头傲娇的说:“knowledge is power”,色太后一个眼神,御林铁卫把小指头按在墙上,只待下令格杀;又一个眼神,侍卫松开,色太后酷酷地说了句“power is power”拂衣而去,深藏功名。这个片段在脑海里久久回味,就如同权力的念想在小...
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