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瞿秋白 历史 随笔 多余的话 临终告白 传记 中国文学 散文
发表于2024-06-16
多余的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本书收录了瞿秋白烈士生前发表的多部文章。
其中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多余的话》,是瞿秋白在被敌人逮捕之后,在狱中写下的告别这个世界的文字,读来令人动容。
第二部分是瞿秋白在年轻的生命中写下的对于生活的种种感想。
第三部分,收录了瞿秋白读书生活中的作品。
本书是对于瞿秋白烈士生前作品的一次回顾,反映了一个革命者是怎样走上革命道路又怎样成为中国最优秀的革命领导人的。
瞿秋白(1899-1935),号熊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生于江苏常州,19179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1919年加入了李大钊、张嵩年发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35年就义于福建长汀中山公园。临就义之时,他独坐八角亭上,自斟自饮,谈笑自若。酒喝到一半,瞿秋白说:“人之公余,为小快乐;夜间安眠,为大快乐;辞世长逝,为真快乐。”酒喝完,他缓步走出中山公园,手执香烟,神色自若,自己找了块空地面北盘足坐下,回头看了看行刑者说:“此地甚好。”从容就义。瞿秋白的杂文锐利而有才气.俄语水平更是当时数一数二的。他翻译了许多俄语文学、政治著作,是第一个把《国际歌》翻译成中文的人。瞿秋白与鲁迅有着很深的交往。瞿秋自被捕后鲁迅曾想方设法委托人营救。瞿就义后,鲁迅叹息良久,说过“瞿若不死,译这种书(指《死魂灵》)是极相宜的,即此一端,即是判杀人者为罪大恶极”,并带病编校了瞿的遗著《海上述林》。另著有《赤都心史》、《饿乡纪程》等。
当年一边看,一边流泪
评分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
评分全书三部分,后两部分“乱谈”“散论”是瞿秋白生前所作散文杂文看不甚懂,第一部分“多余的话”是瞿临就义前在狱中诚恳地回顾一生所作的字字见血地坦白,掩卷慨叹,悲不能已。
评分看了瞿秋白的杂文,才知道鲁迅的杂文写得有多好。也越发意识到,说鲁迅杂文没有文学性,极有可能是出于对小说(尤其是中长篇小说)这种文体的时代迷信……《多余的话》里展现的“革命者”的人性是一种可贵的补充或修正,同时也表明,在特定历史时期,掌握一门外语有多重要。
评分如果只点评狱中写的《多余的话》部分,五星没商量。瞿秋白是个“误入歧途”的真书生,对贵党来说,这样的文章让国民党抓住把柄印行实在可恶,怪不得要作为内部批判的参考文献(我看的就是文革时期的内部本电子版)呢。瞿秋白的其它文章也收了很多。首先要批评编者犯了很多错误,比如把很明显是鲁迅创作的杂文也放进来了,缺乏史料的鉴别意识。这些文章虽然基本跟作为主题的《多余的话》没有太大关系,但多少有助读者理解左翼杂文家瞿秋白“战斗”着的生存方式,这样再参看《多余的话》正文或许会有别样的发现罢。
记得是去年吧,在起点大神的书中读到“潘驴邓小闲”这个词,虽然觉得有趣,但是以为是那位大神自己造的呢。这两天读《多余的话》,猛然发现这位先烈居然也用了这个词。由此对这个词产生了兴趣,Google了一把,发现这个词似乎《水浒》和《金瓶梅》都有出现,具体情节发生在西门...
评分 评分很遗憾 只是在图书馆找到一本薄薄的小册子 人民文学出版社资料室编印 73年的一本书 内封上写 反面材料 供批判用 白纸 一行题目 一行著者 只有 何必说? “历史的误会” 脆弱的二元人物 我的马克思主义 盲动主义和立三路线 “文人” 告别 开篇 他说 ...
评分坦白的必然是“叛徒”,留给生者的只有纷繁的痛苦。瞿在中共党史中评价的升降曲折,一言难尽。瞿氏的家属若获得中共的认可和接纳,非得强调其“烈士”的身份不可。这种“误解”是一种生存之道!我相信瞿是坦荡荡的。在他将死之时,在他写《多余的话》之时,死对他确为大...
评分瞿秋白:《多余的话》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10年 瞿秋白的《多余的话》,也许是迄今为止中国的知识分子最真诚最惨痛的忏悔。 以下摘自《多余的话·文人》 “一为文人便无足观”,这是清朝一个汉学家说的。的确,所谓“文人”,正是无所用之的人物。这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家、...
多余的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