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巫鸿 艺术史 艺术 美术史 海外中国研究 美学 中国艺术史 绘画
发表于2024-06-14
重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画家挥洒翰墨,手卷随手慢慢展开;雅集的士人聚在园林,正赏玩着竹杖挑起的一幅立轴;帝王在画屏前驻足,随后在屏背题诗一首。对于理解中国绘画来说,这些具体的绘画形式与特定的观赏场合显然十分重要。然而在大多数对这一重要艺术传统的介绍中,这一切还是被忽视了。一幅中国画往往只剩下画心的图像,绘画的物质性消失了,绘画与社会生活、文化习俗的紧密联系因而也变得隐晦不明。
本书首次尝试把中国绘画既视为物质产品也看作图画再现,正是这两方面的交互合作与相互制约使得一张画生意盎然。这种新的研究方式打破了图像、实物和原境之间的界限,把美术史与物质文化研究联系起来。屏风可以是一件实物,一种艺术媒材,一个绘画母题,也可以是三者兼而有之,巫鸿对此进行了详尽的综合分析。通过多样的角色,屏风不仅给予中国画家无穷的契机来重新创造他们的艺术,同时也让本书作者有机会处理宽广的主题,包括肖像与图画叙事、语词与图像、感知与想象、山水画、性别、窥探欲、伪装、元绘画以及政治修辞等等。
巫鸿(Wu Hung)早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硕士。1987年获哈佛大学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后在该校美术史系任教,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的教学、研究项目,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
其著作《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获1989年全美亚洲学年会最佳著作奖(李文森奖);《中国古代美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获评1996年杰出学术出版物,被列为20世纪90年代最有意义的艺术学著作之一;《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介与表现》获全美最佳美术史著作提名。参与编写《中国绘画三千年》(1997)、《剑桥中国先秦史》(1999)等。多次回国客座讲学,发起“汉唐之间”中国古代美术史、考古学研究系列国际讨论会,并主编三册论文集。
近年致力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研究与国际交流。策划展览《瞬间:90年代末的中国实验艺术》(1998)、《在中国展览实验艺术》(2000)、《重新解读:中国实验展览艺术十年(1990-2000)——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2004)和《“美”的协商》(2005)等,并编撰有关专著。所培养的学生现在美国各知名学府执中国美术史教席。
空间的分析,男女审美的转换,隐逸文化的彰显,内外世界的隐喻。
评分自己直接用中文写多好。
评分巫鸿这一本书把重点拉回到绘本细读
评分屏风作为绘画媒介,具有悠久的传统,绘画的内容与形式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屏风的画中画构成了强烈的互文本间性。
评分独到的切入视角以及细腻精湛的图像解读功夫,才知我从前“读图”,只是粗糙的“看过”而已。以屏风的边框为界定的边界,阐释出幻境、镜像、文人癖好以及大众文化的规律等等丰富的意涵。屏风画作之独特,正在于它是某种“元绘画”观念的体现,它既指向外部、又自我指涉,在清晰的“自我意识”中不断厘清着观者、画者以及被画者的身份谜思。最后论及乾隆十二美人图的部分略牵强,论点基本已经和屏风的“形式”无关了,单纯的讨论画作内容折射的意识形态而已。启发最大处在于,注意考察一种介质中的他者介质:画中画、剧中剧、小说中的小说以及小说中的戏剧,看这两种异质媒介如何在统一范畴内对抗与对话、互相拆解与互相增益。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讲屏风与绘画以及画中画。看到《重屏会棋图》和《韩熙载夜宴图》完美的联系在一起,有种第一次读懂了古人脑袋的智慧的激动并且有了极大的欲望想要看下去。这种时空的并置或者是重叠是一种奇妙的体验。至于欺骗性,想到了现在随处可见的镜子里的镜子的镜子。...
评分巫鸿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美术史家,从姓氏上看像是位华人,写古代绘画不知有否新意?但出书与讲话发言不同。 笔者当年曾在中央美术学院听一次庞大的很有影响的建筑讲座,齐聚内外很多相当有影响的人物,主要为学者。当有一位身在美国的王姓教授上台发言时,让所有台下的听者...
评分 评分苏菲儿读书日志 时光眨眼即逝,久不更博,已悄然跨入 20 代。 然岁月流逝比起历史长河中留下的文化瑰宝所承载的岁岁年年、物迹斑驳,实如汪洋大海中的水滴,微不足道。 这大抵亦是人们于古典物件的赏析与收藏中,每每忘却时光流逝、或不再在意眼前那微不足道的年岁逝去,那份强...
评分书还是给人很多启发,但是因为某种原因核对插图出处时吓了一跳,我在笔记里写了,绪论里太和殿屏风被写作乾清宫的,汉墓壁画的出处也不对,线描图是原来考古报告中的吧,费唯美描了一遍就成她的了?!美术史家是不是也得注意点儿啊,如果所有的细节都有出入,那最后的结论会不...
重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