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美国 历史 社会 美国历史 世界历史,外国历史 世界历史 通俗 文化
发表于2024-06-18
光荣与梦想:1932-1972美国社会实录(第一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1932年,当《光荣与梦想》实录的历史掀开第一页的时候,威廉・曼彻斯特年仅十岁,但他已是报纸的贪婪的读者。作为一个马萨诸塞州工人的儿子,他切身体会到了经济大萧条的痛苦。1936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再次当选为美国总统。这年,他14岁,成为马萨诸塞州斯普林弗尔德民主党总部的一位志愿者。珍珠港事件后,他在海军陆战队服役,曾在日本冲绳岛身负重伤。伤势痊愈后,他考取了大学。
在上学期间,他写了一本文学评论书。他的第一本书写于27岁,书名为《和平的打扰者》,是为门前所作的传记。该书立刻在评论界获得了成功。20世纪40年代以来,他是《巴尔的摩太阳报》独占鳌头的记者和作家。
曼彻斯特的书被翻译成17种文字和盲文。其中,最畅销的两本著作是《克鲁伯的军火》和《总统之死》。《光荣与梦想》是他的第十部著作。
《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实录》一书是作者的最新著作,初版发行于1973年,很快就再版,畅销一时。
本书从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一直写到1972年的水门事件,勾画了整整40年间的美国历史,内容十分丰富。举凡这一时期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历届政府中统治集团的内讧和两党的勾心斗角,经济危机引起的严重社会动乱,以及工人、农场主、退伍军人和黑人的群众斗争,等等,都写得绘形绘色。对近四十年来美国人的精神风貌、社会时尚、各阶层的生活,一直到流行的衣饰发型、音乐电影、美语中的时髦词汇等,都有广泛的评述。书中还插入“美国人物画像”若干篇,是对当代美国某些方面有代表性的人物的剪影。本书充分运用新闻报导的特写手法,根据大量的美国报刊资料和采访材料写成,对了解美国当代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内幕情况,提供了比较丰富的资料,有参考价值。
全书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应运而起》,从1932年在经济大危机最严重的时刻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写起,包括整个“新政”时期,一直写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第H部:《牺牲与变化》,从1941年“珍珠港事件”一直写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这是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宝座的十年。第三部:《种下恶根》,从I951年到1960年艾森豪威尔总统任期结束的十年时间,这时美国处在新的繁荣之下。第四部:《必得恶果》,包括肯尼迪和约翰逊两届总统的在任期,这是越南战争和国内人民运动高涨和社会动乱激化的年代。第五部:《尼克松终于上台》,从1969年尼克松当选总统写到水门事件。作者是从资产阶级自由派的观点来观察近四十年的美国历史的。这五部分的划分,可以看做是作者对近四十年美国历史的发展和变化的一个粗略的分期。这基本上反映了美国爬出30年代初经济大危机的“沟底”以来,如何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登上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宝座,然后又经过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一系列重大变故而急剧衰落的历史过程。书中通过大量事实暴露了美国经济、政治、军事的矛盾和弱点及其内外交困、走投无路的窘境,以及美国社会的离心离德、精神空虚和浮游无根的丑恶面貌。但作者不可能彻底揭露美国的本质,特别是战后初期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和反动政策,甚至公然把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攻击成“亚洲的灾难”,为美国发动侵朝战争辩护。对美国的经济危机,一再用所谓消费不足的资产阶级观点来进行解释。对美国垄断财团在国家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也是讲得含混不清,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最后,作者流露出对美国的盛世荣光的怀念和对梦想消失的无限感慨,并为看不到美国今后的出路何在而感到仿惶。在全书结尾处写道:“在干预了国外冲突1/3世纪之后,美国人民再次转而内向,他们要在与世隔绝中寻求安慰,在孤立中寻求复兴。”这些话半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哀歌,半是开历史倒车的反动幻想。实际上今天仍然是苏美两霸在争夺世界霸权,美帝也极想重圆逝去的春梦。
本书采用史话体裁,结构不谨严,不少地方有过于冗杂和过分渲染低级趣味之处,也都值得引起读者注意。
原书所附的材料出处、参考书目过于琐细,均删去。原文中个别黄色下流之处,也略有删节。书后索引也略删减一些,索引中的页码为原书页码(印在本书切口一边)。
本书从《序幕》至第21章由广州外国语学院美英问题研究室翻译,从第22章起至全书结束由本社翻译组翻译。
对30年代的历史很不熟悉,很多事情和人都不认识,所以一直看到后面二战的部分才比较能看进去,再看第二册吧
评分一塌糊涂大萧条,镇压先锋麦阿瑟,群众路线罗斯福,闲得长毛艾森豪威尔。。。请原谅我的无知,太颠覆了。。。后来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现在还在混基层。就职典礼引用那段圣经很动人。共和党和希特勒一起骂罗斯福是犹太人,米国人民被广播直播的希特勒演讲吓坏了。作者并不想春秋笔法,一直吐槽一直爽????2020.4.4~10
评分近2000页,从大萧条到水门事件,充满细节。时代在急速翻动,而一些最基本的人性变动甚少,可以发现一些过去时代的影子在现代不断重现,小的如婚恋、商业广告,大的如民权运动。并且,每一个试图站在时代之外的人都发现自己不可避免已经深深卷入所属的时代
评分这个版本的翻译还挺信达雅的,但年代感特别强,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用词特点。英汉对照着看看挺有意思。Vanity Fair译作《浮华世界》,Fortune译作《幸福》杂志,醉醉哒。
评分2015.6.16~6.18 1929大萧条原因:虽然生产力提高,但收入并未相应增加,即购买力跟不上商品产量。通过保障投资者利益,故产量提升同时物价不能降,导致销售量降低,工厂通过解雇工人来降低成本,进一步导致购买力下降,出现了既生产过剩又消费不足的现象。
这部书最难忘的不是它的内容,而是当年读到它的那种人文环境。当时是从中学里的图书馆里借到第一部的,商务印书馆版本,32开本,纸质不敢恭维,但是打开一看,就马上抓住了我的心——原来历史还可以这么写啊!在当时,主旋律还是主旋律,一样的曲调,一样的风格,王朔们也还刚...
评分一个美国人说:“我认为,一本书应该读三遍,第一遍是年轻时读,第二遍是成熟之后读,第三遍是年老以后再读,这样就等于读了三本不同的书,无知懵懂的年轻人会逐渐积累人生的经验,从一本书中读到不同的东西。”这番话是针对威廉·曼彻斯特《总统之死》一书说的,去年11月是肯...
评分历史是政治家的荣辱史。所有人则纠结在政治的漩涡里,或者上蹿下跳,或者左摇右晃,但人总也逃避不了被贴上“历史”标签的那刻,毕竟人总要活在看似美好或者肮脏的社会里,不能离开,没有选择,只有坚守,或者绝望的等待告别,即使选择自杀那也没有逃避被历史记录的...
评分现在看来,这种颇具现场感行文方式的冲击力早已消逝,更无论其翻译上由于时代、文化隔膜以及单纯译者学艺不精而造成的明显的胡说八道,是为厚颜。 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用120块的昂贵价格将错就错地继续出版一本曾经以及现在都缺乏校对这一道出版手续的书,虽然董...
评分现在看来,这种颇具现场感行文方式的冲击力早已消逝,更无论其翻译上由于时代、文化隔膜以及单纯译者学艺不精而造成的明显的胡说八道,是为厚颜。 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用120块的昂贵价格将错就错地继续出版一本曾经以及现在都缺乏校对这一道出版手续的书,虽然董...
光荣与梦想:1932-1972美国社会实录(第一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