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詩歌 法國 蓬熱 法國文學 弗朗西斯·蓬熱 詩 文學 FrancisPonge
发表于2025-03-21
采取事物的立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自1942年《采取事物的立場》問世,蓬熱便以其對事物和語言的獨特感知而引起世界文壇的注意。蓬熱的名字幾乎伴隨著法國20世紀後半葉各種文學流派和思潮。薩特把他立為典範的唯物主義詩人,新小說派探討蓬熱的“物的意境”,原樣派推崇他為先導。後現代派哲人德裏達專著《簽名蓬熱》一書,解構並再現瞭蓬熱詩歌中深邃的語言哲學。
蓬熱采取倒置的目光,把視綫返迴到事物的平常錶麵。詩人進入事物的本體,糅閤其形狀、色彩和運動,使物的世界以音樂般的序列和諧展開。在蓬熱筆下,字詞成為一種象形或錶意文字;文本承載著字形字音,結閤排版和標點的效果,暗喻齣現實中相應的事物。
弗朗西斯·蓬熱(Francis Ponge, 1899-1990),20世紀法國文壇上獨樹一幟的詩人。曾多次獲得法國及國際詩歌大奬,其中包括尼希塔得國際文學奬(1974)、法國國傢詩歌奬(1981)、法蘭西學院詩歌大奬(1984)。主要作品有:《采取事物的立場》、《大詩集》、《捲一》、《草場的製作》、《當代作坊》、《新新詩歌集》、《何為一隻語言的無花果以及為何》、《寫作的實踐,或永恒的未完成》等。
非常喜歡!坐地上一口氣全讀完瞭。那是何等細膩的感知力和觀察力讓他駕馭如此奇妙的想象!不要讓詩歌、詩人‘邊緣化’,不要讓物欲橫流的社會麻木感知。覺得翻譯有點蹩腳,不然一定會珍藏一本。最喜歡:“蠟燭”、“牡蠣”、“麵包”。
評分薄薄的小書,翻起來卻有著預料之外的驚喜。首先是被名字吸引,據說英文版被翻譯為The Voice of Things,不知道原文怎樣,看的時候,你也會迷惑,究竟是作者藉著那些事物來闡述自身,還是那些事物藉著作者的筆描述著人類社會。那些關於事物的描述,雨、蠟燭、橘子、樹、貝殼、海…你很難相信這些平常的事物還能被賦予一種別齣心裁的解構,但是那些妙喻確實又會讓你驚歎。他似乎站在一個脫離於俗世眼光的角度來打量這個世界,用自己的一套方法尋找和辨識著事物與事物之間的聯繫,於是在我們讀起來,便像一場重頭開始顛覆一般的認知。我真的喜歡這種能給你另一種重新認識世界途徑的小書,不長的文,卻像打開瞭另一個世界。
評分❤️ 很早讀過 隻記得做作 沒什麼印象瞭都 看來是沒找到切入進去的角度 準備重讀一下 重讀以後覺得他這種對日常生活中的物 做一種手術刀解剖式的細微描寫和再想象 然後把物先揉碎再展現在你麵前 或者完全進入到物中的純粹體驗 這實在是太讓人感到舒服瞭 看的時候聽EAI最舒服
評分觀察的視角,擬人化的極緻。
評分像坐在巴黎植物園,透過不確定的雲霧蒸騰,我們看見瞭闊葉確定的邊沿
这本书到来,有它必然之处,也有偶然之处。 一个当不合适年龄仍对时代属性怀有好奇心的人,大约两年前,开始对现代主义诗人中法国诗人“星座”发生兴趣,这导致两个月之前,在他从外太空定位这些诗人位置过程中,通过谷歌或百度链接,在豆瓣网上找到属于一套叫做“法国诗歌译...
評分“………… 现在我们面对的是这样一个人,他观察的比写的更多:他在松树林中行走,看看树上的黄蜂,捡起一块石头。他有点像学者,但这种学者在他知道的东西面前消失了,有时在他想要知道的东西面前也如此;他是一个为他人而学习的人:他走到了客体(对象)的另一面...
評分“………… 现在我们面对的是这样一个人,他观察的比写的更多:他在松树林中行走,看看树上的黄蜂,捡起一块石头。他有点像学者,但这种学者在他知道的东西面前消失了,有时在他想要知道的东西面前也如此;他是一个为他人而学习的人:他走到了客体(对象)的另一面...
評分寻常生活里卑微的物品的形状、色泽和存在方式被温柔的笔触逐一解构,绽放出迷人的光晕,变得亲切可爱。这种经典蓬热式的写作从微小处探讨文学和社会的宏大意义,不禁让人想起中国古代理学家们“格物致知”,只不过前者把玩意味更浓,也缺少纵深感,我一度疑惑他对世界的存在秉...
評分首先,文字的写作方式、方向喜欢,认同。这并不只是因为作者选择了事物的立场,更多的是呈现一种清晰的生活态度、表达态度。抛却评论者们常用的分析方式之后,其本身呈现的只是一个独立的观察者用平实语言归纳藏在真实世界细微部分的不凡真义。 其次,文字本身具有独特的魅力,...
采取事物的立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