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阿蘭·德波頓 哲學 身份的焦慮 心理學 隨筆 英國 自省 外國文學
发表于2025-04-11
身份的焦慮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這本書並非一本充滿學術語言的“高深”著作。它用通俗、有趣的語言,為現代人解讀瞭“身份”的前世今生,以及我們為什麼會為“身份”而焦慮。“身份”這個詞在這本書中更多的還是指一種社會地位,一種當代人追求的功名利祿。為什麼我們渴望得到彆人的認同?是什麼讓我們變得“勢利”,對於金錢和時尚的欲望之壑為何總也填不滿?我們到底怎樣纔能剋服這種身份的焦慮呢?在閱讀這些文本的時候,一方麵,你會驚嘆於德波頓廣博的知識,那信手拈來的典故和風趣的點評,為你從多個視角展現瞭人類的“身份”觀念;另一方麵,你會漸漸審視自我,發現許多已經在你腦海裏根深蒂固的東西,開始動搖和解體。
阿蘭·德波頓(Alain de Botton),英倫纔子型作傢,生於1969年,畢業於劍橋大學,現住倫敦。著有小說《愛情筆記》(1993)、《愛上浪漫》(1994)、《親吻與訴說》(1995)及散文作品《擁抱逝水年華》(1997)、《哲學的慰藉》(2000)、《旅行的藝術》(2002)。
我覺得,愛好喝心靈雞湯的人都該讀一讀這本書。不過還是得說,前麵分析身份焦慮的成因相當精彩,後麵的解決辦法讀起來便有雞肋之感。畢竟每個人解決身份焦慮的方法與正處於的階段都不一樣吧。
評分前邊廢話挺多的,略有雞湯味。全篇跳脫厲害沒啥邏輯,小驚嘆下德波頓用典能力想講的道理其實還不如這新鮮,一天翻完。
評分金錢名聲等隻能視為愛的錶徵或是獲取愛的途徑。對一個人最殘忍的懲罰莫過於給他自由,讓他在社會上遊蕩,卻又視之如無物,完全不給他絲毫關注。這也就是我們對自己的認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人對我們的看法。沒有他人之愛,人類將失去自信。未成年時我們是周圍人關注的中心,一旦成年,就意味著我們得在這滿是“勢利鬼”的世間爭取一個位置,這些人的影響是是我們産生身份焦慮的關鍵所在。其最關注的是權力,權力發生改變他們所崇拜對象自然迅速改變。而深藏我們內心的恐懼纔是勢利的唯一根源。我們嫉妒的隻是我們同一階層的人即比照群體。如休謨說産生嫉妒的不是自己與他人的遠遠不成比例,反而是我們的相互接近。以前不平等是社會規律,因而即使在嚴重不平等也不會引人注意。而現在平等瞭,人與人之間差異甚少,正因如此哪怕細微的差距也會明顯起來。
評分像我這種焦慮的人,特彆需要看這類書,隻是看瞭後還是照樣焦慮
評分給三星有點兒冤,四星又真不值,道理說得很淺顯,但在解決問題方麵真心不給力,另外就是德波頓大大討好讀者的痕跡過於明顯,甚至有囉嗦絮叨的嫌疑
焦虑的起因: 解决办法: 1.渴求身份 1.哲学 2.势利倾向 2.艺术 3.过度期望 3.政治 4.精英崇拜 4.基督教 5.制约因素 5.波希...
評分一点点感受 我一开始的确是抱着寻求答案的心态去读的,说实在的,谁能给出最符合你的答案呢?所以,无功而返。 也许因为动机不纯的缘故,虽然积极的看完了全书,但却像写在沙滩上的字一样,瞬间就没有了印象。其间,虽然还在盯着书,思想却已经飘走了。 我不知道...
身份的焦慮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