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白先勇 颱灣 小說 寂寞的十七歲 當代文學 中國 文學 青春
发表于2025-03-25
寂寞的十七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白先勇文集(第1捲):寂寞的十七歲》收錄瞭白先勇1958-1961年,1963-1965年兩個時期的創作。廣東省花城齣版社齣版的這一套《白先勇文集》是迄今為止搜集白先勇的作品最完整的一部集子,各種文類都收齊瞭。小說、散文、論文、戲劇、電影腳本、訪問、對談,統統有,可以說相當全麵的呈現瞭白先勇這些年的文學活動。
白先勇,小說傢、散文傢、評論傢、劇作傢。1937年生,廣西桂林人。颱灣大學外文係畢業,美國愛荷華大學“作傢工作室”(Writer's Workshop)文學創作碩士。他的小說被譯成英、法、德、意、日、韓等多種語言文字,在海內外擁有讀者無數。著有短篇小說集《寂寞的十七歲》、《颱北人》、《紐約客》,長篇小說《孽子》,散文集《驀然迴首》、《明星咖啡館》、《第六隻手指》、《樹猶如此》,電影劇本《金大班的最後一夜》、《玉卿嫂》、《孤戀花》、《最後的貴族》等,重新整理明代大劇作傢湯顯祖的戲麯《牡丹亭》、高濂《玉簪記》,並撰有父親白崇禧及傢族傳記。
我是愛極瞭他的。。。
評分這本收少作,白先勇是有纔華的,隻是當時尚不會控製。書末76年所作自述<驀然迴首>就好得多,寫喪母去國之痛明白深沉,令人動情,可與<樹猶如此>並讀。
評分如果是09年齣版的書,封麵設計可以更考究些。
評分月夢,月夢。白老果然是啊。
評分五月天阿信推薦。怎麼講,所謂“壞學生”的青春寂寞。壞學生,不一定不是好孩子喔,隻不過,成績,比起興趣、愛好來,在傢長眼裏,會更重要。
读《寂寞的十七岁》和《台北人》,滋味颇不相同。后者以苍凉之底,写今昔之比、命运之悲;前者则是以激烈之火,写生命的头破血流。 二十出头的年纪,对什么的感受都是最强烈的。 都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也许应是中年不识少年愁。 少年对愁的感受,不像中年那样悲凉,凉下来就冷了...
評分十七岁的时候我在哪里。 暂别故乡的云影,一帆向阳,脚下的土地是那么陌生炽热,扑面而来的是风都夹咽着迷茫的叹息。 "Look at me I am only seventeen, It hasn't been too long but it's been lonely" 而时光倏忽,十七岁终究只是涩涩尝了一口的残果,皱着眉头抛向了脑...
評分好书。 悠悠的民国风,文字颇有中国传统遗风,细腻精致,景色如同有质可感受之物,却不浮夸。 可以看成是早起白先勇文字发展之路,从自己幼时、少年,到国外之初的生活,从世家,少爷,同性之情,处处有自己的味道。 大学即可写出金大奶奶等篇,确实颇具功力。更期待纽约客了。
評分开始读白先勇时其实好小。还是从台北人读起的。彼时的感受是那是种美丽也儒雅的悲悯,是仲春夜的风,凉不了了。那时竟然也读张爱玲,对她的感觉介于爱恨之间,毕竟悲凉的东西不是那样的年少可以懂得。现在想来,依然不愿去懂得,即使现实逼迫,多少懂一些。 彼时身在庐...
評分先读了台北人,后读寂寞的十七岁,感觉到白先勇创作的圆熟,无疑,台北人与寂寞的十七岁一脉相承,人物都有一种甩不掉的悲戚的宿命感。或许文如其人吧,世家的没落,时代的更迭,国度的变迁,都是最使人落寂、伤感的,偏偏这些都集中在白先勇这一代人特别是他的身上。难怪夏志...
寂寞的十七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