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06-29
白色饥荒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1866—1868年,芬兰的人口大约只有180万,却有将近10万人在那次大饥荒中饿死、冷死、病死。为了活下去,农妇玛丽亚抛下了奄奄一息的丈夫,带着一对儿女从芬兰北部逃向圣彼得堡。她能穿过白色的冰封世界,最终抵达有面包、炉火,饿不死人的地方吗?通过一个末日启示录般的逃荒故事,这部小说记录下了芬兰历史上最悲惨的一段,也描绘出了真正的饥饿、人性的善恶,以及人类在苦难面前所展现的生存意志。
阿奇·奥利凯宁(Aki Ollikainen),1973年生,毕业于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芬兰作家、摄影师、记者。出版小说三部:《白色饥荒》(Nälkävuosi, 2012)、《黑暗的故事》(Musta Satu, 2015)、《田园牧歌》(Pastoraali, 2 018)。处女作《白色饥荒》已被翻译成十多种语言。
芬兰七零后作家阿奇·奥利凯宁的《白色饥荒》一书,透过贫苦农人的悲惨遭遇,真实地反映了芬兰1866—1868年大饥荒,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白色地狱的恐怖景象。作者没有刻意描述灾难造成的惨状,但通过塑造的主人公的悲惨命运,用生动的刻画和平易的语言,让读者设身处地地感受到灾难中普通民众的悲苦和磨难,绝望与无奈。这是人类的大悲剧。
评分三星半。又有一个捡回了条命,只为了遭受更多的痛苦。这样的时代,这样的人民。上帝是要怎样考验他们的信仰啊。只有纵观全局才能明白细节的重要意义。
评分可以和迟子建的《白雪乌鸦》对照着看。《白色饥荒》是电影的写法,抛下丈夫的女性带着孩子逃难,逃生小队逐渐减员,唯一存活的幼童,带着饥饿的记忆,成长在了上流阶层的家庭。《白雪乌鸦》是电视剧的写法,从冬天到春天,灾难有头有尾,群像整饬有序,存活的女性仍然葆有感受春天的能力。两者无高下之分,《白色饥荒》语言、比喻很好,但是细节缺失严重,白色湮没了太多史料和想象。比较有意思的是,沙皇治下的圣彼得堡,在受灾的芬兰人心里,一度是没有饥饿的天堂,成了应许之地那样的存在。
评分我想着,在当下读这本书,多少能与在上海的人感同身受些。但对共情能力很强的我来说,无论是书中还是现实,都难以承受。历史上19世纪的芬兰饥荒,土豆和蓝莓一样大,穷人吃裹着树皮的面包,沦为四处乞讨的乞丐。死了就变成白色的幽灵,活人仿佛再也看不到黄绿色的春天,死在去象征希望的圣彼得堡的路上。——荒谬的是,作为21世纪象征着希望的魔都,同样四处飘荡着白色幽灵。2022年的春天还没有来,但它已经走了。这本书最后的慰藉是新生命都能够在殷实的家庭里长大,以及尾记中跳进湖里的尤哈尼。
评分参议员和尤霍在饭桌上相遇
文/舒念 因为读书之前没有看简介的习惯,《白色饥荒》一度是被我当做虚构小说来看的,很难想象到人人羡慕的幸福指数最高的北欧国家,也曾经历过这样的饥荒,在极端寒冷的气候中,所有人沉默着,似乎在积蓄着活下去的力量,抬眼望去,周遭尽是白茫茫一片真干净,这段历史也就成...
评分洁白的雪花在世人的眼中象征着完美、庄严肃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美丽的形状,我们常用洁白的雪花比喻一个人高贵素雅的品格,却极少用它来代表邪恶。 然而就是这一片片的雪花,它不仅可以掩埋罪恶的真相,同样它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夺去一个人的生命。 《白色饥荒》是芬兰作家阿...
评分文/舒念 因为读书之前没有看简介的习惯,《白色饥荒》一度是被我当做虚构小说来看的,很难想象到人人羡慕的幸福指数最高的北欧国家,也曾经历过这样的饥荒,在极端寒冷的气候中,所有人沉默着,似乎在积蓄着活下去的力量,抬眼望去,周遭尽是白茫茫一片真干净,这段历史也就成...
评分能够读到这本书的读者,绝大多数都已经没有感受过饥饿的滋味了。那种灾荒之年,那种刻骨铭心的饥饿,那种饿死人的经历已经是过去时了,好像离我们太过遥远了。这就是人类的进步,这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好处。但芬兰作家阿奇•奥利凯宁的小说《白色饥荒》,再次把过去的那种感...
白色饥荒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