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尼采 哲學 德意誌 德國文學 非虛構 歐美文學 救贖 尼采隨筆
发表于2024-06-18
快樂的知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譯者前言
《快樂的知識》一書,是尼采一八八二年撰寫的,其中第五捲補寫於一八八六年。他在第二版前言(一八八六年鞦)中提及,此書是他大病初愈之後寫就的,是疾病和痛苦娩齣的胎兒,由於這次康復大齣他的意外,故“快樂的知識”意味著“心靈的狂歡”,“康復的陶醉使他居然闡發諸多非理性、愚妄之論,抒發孟浪情愫,侈談外錶棘手而實則並非如此的種種問題”。
所謂“非理性”、“愚妄”、“孟浪”雲雲,當然是作者“自知性僻難諧俗”的自嘲;作為決意“為自己創造一個特殊太陽”的偉大哲學傢、詩人,尼采在揭露和批判非神聖、非道德、非人性的世界時,處處錶現齣驚世駭俗的狂狷、放任和尖刻,往往言人之未言、言人之未敢言;庸人和道學傢聽起來似夢吧、塘語,與尼采心靈相通的人則有痛快淋灕之感。正是這些不閤時宜的連珠妙語,顯現尼采纔藻富塘、哲理深邃、思辮明晰。
這本語錄式的小書涉及的問題頗多,諸如生命、個體與群體本能、愛情、文藝、哲學、科學、道德、法律、宗教、社會發展……等等,是否可以說,尼采思想的精髓大體上已包羅在這部奇書裏瞭。
現將書中沙及約問題擇其要者介紹於後:
尼采力主保存個體本能和人的自由意誌,指齣群體本能意識、道德和宗教無不以否定個體本性和自我為目的。他響亮地喊齣“你要成為你自己!”“情欲比禁欲和僞善好;誠實,即便是惡意的誠實也比因格守傳統道德而失去自我好;自由之人可能為善,也可能為惡.然而,不自由的人則是站辱人之本性,因此不配分享天上和人間的安慰。總之,誰要做自由人,必先完全成為他自己。自由不會如神賜之物落在人的懷裏。”尼采認為失去自我的人會有許多人性弱點:畸型、屏弱、平庸、畏葸、卑瑣、笨拙、自感厭倦,尼采甚至尖刻地將其比之為“馴服動物”;又說:“內心的順從和依附,正是你我不幸之所在:”關於個性的曆練,尼采主張勇對不幸,說“世間存在不幸,這對個人來說是完全必要的。”“通往個人的天堂之路總要穿越個人的地獄。”因此,人要坦然直麵恐懼、貧睏、匱乏、黑暗、艱危和失誤。
尼采對當時歐洲普遍盛行的道德準則是全盤否定的。道德被他稱之為“道德猛獸”,指齣“道德乃是個人的群體直覺”,揭露道德的僞善,是道德“打扮”瞭歐洲人,使其華貴、重要、體麵乃至神聖;使愚蠢、盲目、瘋癲、可疑的世界顯得正義、智慧、聖潔、善良。
尼采在書中尖刻諷刺作傢、詩人、戲劇傢、藝術傢充當“訓育排練”者,無情鞭撻他們不敢正視現實,圓滑世故、見風使舵、作品虛僞、矯飾、煽惑、故作“激情”。
尼采在書裏宣布:“上帝死瞭。”指齣基督教的傳統無論“愛”、“同情”、“仁慈”等說教也罷,提倡“禁欲主義”也罷,其宗旨都是扼殺個人。說“善與惡皆為上帝的偏見。”這個世界絕非“神聖”。
已為廣大讀者熟悉的價值重估問題,書中的原話是:“我相信,一切事物的價值必將重新評估。”這尤能顯示尼采高蹈卓拔的見識和無所畏懼的勇氣。他說:“當我們感到數韆年的評估依然在禁錮著我們,左右著我們,真是度日維艱啊。”尼采的頭腦裏不存在什麼偉人,故不囿於任何成說,而是敢為天下先。正如奧地利著名文學傢茨威格贊頌(絕非惡意)道:尼采是德國哲學知識領域首先打齣約一麵“海盜黑旗”。他本人稱自己是“未來時代的早産兒、頭生子”,預見“上帝死後”必將齣現道德坍塌、斷裂、敗壞、沉淪、傾覆等一係列後果,且被他死後的曆史所應驗。這,或許正是尼采的偉大和魅力所在瞭。
誠然,此書也並非字字珠璣、句句嘉言,全都令讀者“快樂”。他對普通民眾、工人、婦女、猶太人的衊視,對奴隸製的稱許,對社會主義者及社會主義運動的低毀,對東方民族、特彆是對中國的偏見、貶抑均屬紙繆之論,這在他那些曠達不羈、絕後空前的見解中滲雜瞭一些不和諧的音籟。但終究瑕不掩瑜,尼采卓然特立的瑰意琦行依舊啓迪後昆,彪炳史冊!
黃明嘉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於上海
弗裏德裏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德國著名哲學傢,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語言學傢、文化評論傢、詩人、作麯傢、思想傢,他的著作對於宗教、道德、現代文化、哲學、以及科學等領域提齣瞭廣泛的批判和討論。他的寫作風格獨特,經常使用格言和悖論的技巧。尼采對於後代哲學的發展影響極大,尤其是在存在主義與後現代主義上。
在開始研究哲學前,尼采是一名文字學傢。24歲時尼采成為瞭瑞士巴塞爾大學的德語區古典語文學教授,專攻古希臘語,拉丁文文獻。但在1879年由於健康問題而辭職,之後一直飽受精神疾病煎熬。1889年尼采精神崩潰,從此再也沒有恢復,在母親和妹妹的照料下一直活到1900年去世。
主要著作有:《權利意誌》 《悲劇的誕生》《不閤時宜的考察》《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論道德的譜係》等。
讀的是同齣版社的不同版本,封麵不同。尼采有一些局限,比如維持特殊的思想等等,這本小書並不上佳。翻譯前幾篇還可,越譯越躁。7分。
評分主要是因為沒看懂~~
評分那個年代根本不懂什麼是什麼(現在也不懂),隻是在高中那種壓抑的氣氛中,想獲得一些力量支撐自己。迷戀那種狂放的語氣。這是唯一一本我讀完的尼采譯作。
評分格言書,小故事。盡管這樣還是看得很慢很慢啊= =
評分曾經一個女孩子,她說她小時候就讀尼采,是他父親讓他讀的,我想他在撒謊,意識到這點已經是三年以後。
周六的被窝音乐读书时间,在尼采的思想小径中疑惑和认同—— 【对话】 现在,我才相信你已康复 因为忘却即表痊愈 【孤寂的人】 不妨先自我失落一阵, 于温雅的迷惘中冥思苦想, 最后吸引自己归家,从远方。 我诱使自己属于自己 【复仇的能力】 假如一个人无力自卫也就不想自...
評分读尼采的书,即简单又困难。 简单是因为你随时都可以抽一点时间读上那么一小段格言体。 困难的是对文字的理解可能和文字的数量成反比。 所有人尤其是中国人应该读一读尼采,我们听到太多的马列毛,实在需要听听另一个世界的声音。
評分摘自 海德格尔《林中路》 尼采早在青年时代就相信上帝死了和诸神垂死这个怪异的思想。在起草他的第一部著作《悲剧的诞生》时,尼采就在一个笔记中写道(1870年): “我相信原始日耳曼人的话:一切神都必然要走向死亡。”青年黑格尔在《信仰与知识》(1802年)一文的结尾处指出:“新...
評分尼采的身体是真不怎么好,所以中后期长年生病,怕也正因为这样,所以作品也长篇大论的少了,而更多的片断式和语录式,当然这也是西方传统的文学形式,短的有《道德箴言录》,长的蒙田《随笔集》等。总之这种体裁方便不是专业弄学问者的突发式的智慧结晶,但反过来系统性也略差...
評分摘自 海德格尔《林中路》 尼采早在青年时代就相信上帝死了和诸神垂死这个怪异的思想。在起草他的第一部著作《悲剧的诞生》时,尼采就在一个笔记中写道(1870年): “我相信原始日耳曼人的话:一切神都必然要走向死亡。”青年黑格尔在《信仰与知识》(1802年)一文的结尾处指出:“新...
快樂的知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