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叶兆言 随笔 书话 散文随笔 读书 文学 散文 读书笔记
发表于2024-06-15
看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叶兆言,南京人,著名作家。1957年出生,祖父是中国文学元老叶圣陶,父亲叶至诚曾任江苏省文联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母亲姚澄是省锡剧团的著名演员,“兆言”这个名字,就是各取父母名字中的“姚”和“诚”的半边组合成的。
本书是作者读书随笔的合集,作者以小说家的视角,细腻的笔触,直接透视图书的核心。
叶兆言,1957年出生,南京人。1974年高中毕业,进工厂当过四年钳工。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80年代初期开始文创作,创作总字数约四百万字。主要作品有七卷本《叶兆言文集》、《叶兆言作品自选集》以及各种选本。另有长篇小说《一九三七年的爱情》、《花景》、《花煞》、《别人的爱情》、《没有玻璃的花房》、《我们的心多么顽固》,散文集《流浪之夜》、《旧影秦淮》、《叶兆言绝妙小品文》、《叶兆言散文》、《杂花生树》等。
书是一般,相较于叶兆言小说里的儒生气,当然是显得一般。因为平实,语言很平淡轻缓,不做苦口婆心的说教状或紧锁眉头的深思状,而都是很直观的,很随意的,像“故事必须有,却根本不重要。艺术只对永恒的话题感兴趣,它反映了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或“短篇小说是人类思考时的一个表情”这样的句子都有顶出之势。算不了上佳,确实,但胜在实用,两个小时即可翻完,他列出的书单恰是我所感兴趣的,谢天谢地,不得不相信人以群分的观点。书读得杂一些才好,我现在才知道叶兆言的祖父是叶圣陶,惭愧,所以说有些家底里的东西,包括成长环境之类的,旁人模仿不来,羡慕不来,还是有理的。
评分2009.12.13 PageOne, 6.08
评分也算有趣
评分很短的个人感受强烈的书评 随便翻翻
评分「读书与娶妻不同,爱情要专一,阅读不妨喜新厌旧,随看随丢,随丢随忘,”岂必太牢然后为礼哉“」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乱糟糟一团,作者根本没有用心思。 这本书能称得上随笔吗? 最多称得上一本个人书评。 他用“看”,而非“读”,至少说明他是懒得谈很多。 这个系列还有两本,一本是余华的音乐笔记,还有一本是张承志的放逐笔记。 等其他两本读完,给这四本排个座次。 还有...
评分几乎所有的作家都写过读书随笔。在乱花迷眼的图书市场里,读书随笔类的书,相当于一个选书的快捷方式。你喜欢的作家,他看书的口味,也差不多符合你。天下读书人看的无非是文史哲。叶兆言径直用读过的书,作为文章的题目,文学多一点,历史少一点,哲学则猫在千八百字的短文里...
评分几乎所有的作家都写过读书随笔。在乱花迷眼的图书市场里,读书随笔类的书,相当于一个选书的快捷方式。你喜欢的作家,他看书的口味,也差不多符合你。天下读书人看的无非是文史哲。叶兆言径直用读过的书,作为文章的题目,文学多一点,历史少一点,哲学则猫在千八百字的短文里...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乱糟糟一团,作者根本没有用心思。 这本书能称得上随笔吗? 最多称得上一本个人书评。 他用“看”,而非“读”,至少说明他是懒得谈很多。 这个系列还有两本,一本是余华的音乐笔记,还有一本是张承志的放逐笔记。 等其他两本读完,给这四本排个座次。 还有...
评分几乎所有的作家都写过读书随笔。在乱花迷眼的图书市场里,读书随笔类的书,相当于一个选书的快捷方式。你喜欢的作家,他看书的口味,也差不多符合你。天下读书人看的无非是文史哲。叶兆言径直用读过的书,作为文章的题目,文学多一点,历史少一点,哲学则猫在千八百字的短文里...
看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