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发表于2024-06-14
中国近世财政史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明清时代的财政体系有何特点?与前朝有何不一样?本书开创性地提出了“原额主义”这一概念,在此基础上,以制度上缺乏弹性的正额与实际运作过程中具有极强伸缩性的额外附加或追加来探讨明清财政问题,将财政体系视为窥测传统中国政治支配秩序特有的性质和构造的切入点,系统而又深入地论述了明清两朝财政体系的构造、本质、特点、演变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将明清社会经济史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新境地。
岩井茂树(Iwai Shigeki,1955— ),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教授,文学博士。日本东洋史学界著名学者,主攻明清史、东亚关系史。曾于20世纪80年代留学南开大学和北京大学,师从我国著名史学家陈振江、郑天挺、陈庆华、商鸿逵等先生。著有《朝贡·海禁·互市——近世东亚的贸易与秩序》(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20年);编著《中国近世社会的秩序形成》(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2004年);合著《由数据看中国近代史》(有斐阁,1996年)、《战后日本的中国史论辩》(河合文化研究所,1993年)等。本书为其代表作《中国近世财政史研究》(《中国近世財政史の研究》)之中文第二版。
付勇,厦门大学日本语言文学系助理教授。曾获日本国文部省奖学金,留学于一桥大学大学院博士课程。历任日本拓殖大学客座研究员、北陆大学副教授、中国东北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等。专业方向为中日关系史、清史。
此后看近代中国财政,我都深受作者分析思路和结论的影响,不得不感叹作者思维的强大,本书可谓是中国财政史研究的经典必读书目了。作者对近代中国财政体制的考察上溯到明清,对赋役、田赋与帝国统治体制之间的探讨很精彩,其提出的“原额主义”、“正额财政”、“正额外财政”深深影响了此后学者对中国财政体制和财政结构的思考,特别是作者从财政视角对中国政治体制运行逻辑的分析(特别是外围组织作为软组织所带来的两面作用,又巩固国家统治又催生腐败),十分精彩,从现世来看,国家的存在方式中仍然保留了很多历史的惯习。
评分前半部分讨论了财政原额主义对清朝非正规财政影响,非常有洞见。
评分以前翻过社科文献的初版,这次算是二刷了。语言简练,叙述精准,不服不行。
评分2022年7月28日于蜀中图书馆读毕。其中第二部《徭役与财政之间》关于均徭法、里甲制与一条鞭法的讨论对我而言理解起来非常困难,读了两遍仍是只能有一个朦胧的印象。之后我需要再去学习明清徭役赋税制度的论著。第一部分《财政结构的集中与分散》讨论的正额外财政与地方经费的困窘,正额财政的集权结构及变化以及清末危机中的外销经费问题与硕论密切相关,附篇对中国近代财政发展脉络的梳理对我也是帮助很大。包括局所问题:以总督巡抚为最高长官、省级、大量设置、一般起用当地绅士生员监生或候补官员,处理相当多的地方事务。总之本书值得再读再学习。
评分增加了范金民的一篇解读
岩井茂树以课税的分配问题入手,将财政体系视为窥测传统中国政治支配秩序特有的性质和构造的切入点,系统而又深入的论证了明清两朝及民国时期财政体系的构造、本质、特点,考察了国家与接受其统治的社会建立起的经济循环实现的过程。本书精辟之处有二:一是明清尊崇财政祖法的...
评分1. 原额主义之所必然 作为核心部分的正额财政,与附着在它周边的正额外财政,两者是复合式的结构,而绝不是静止的,固定不变的。无论是“一条鞭法”还是“火耗归公”使得附加税“准正额化”,抑或是国民政府对厘金的废除,这两者的关系都是由集权管理和扩大定额化、预算化的政...
评分在《中国近世财政史研究》一书中,岩井茂树将明清财政的基本结构,概括为原额主义的国家财政与结构性中饱的地方财政向配合,中国学者提炼为“二元财政”。(参岁有生:《清代州县经费研究》)原额的生成,既可以上溯两税法(参宫泽知之:《中国专制国家财政的展开》;包伟民:...
评分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的一大关键,公认正是在此期间,中国开始逐渐落后于西方。从事后来看,这种落后虽有诸多面向,但在近代应对西方坚船利炮挑战时,首先体现在中国仍不具备财政-军事国家(fiscal-military state)的现代政治组织,这在很大程度上恐怕是因为,明清时代中国的整...
评分1. 原额主义之所必然 作为核心部分的正额财政,与附着在它周边的正额外财政,两者是复合式的结构,而绝不是静止的,固定不变的。无论是“一条鞭法”还是“火耗归公”使得附加税“准正额化”,抑或是国民政府对厘金的废除,这两者的关系都是由集权管理和扩大定额化、预算化的政...
中国近世财政史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