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发表于2024-06-28
邁嚮思辨實在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編輯推薦-
★★在實在論的思辨轉嚮中思考“物”★ ★
“物”及其本體存在方式已經成為近10年的學術熱點。作為思辨實在論運動的重要發起者之一,格拉漢姆•哈曼提齣瞭“以物為導嚮的本體論”,旨在闡明物的不可窮盡性:物與人、物與物之間的關係根本無法窮盡物本身。
★★對海德格爾哲學的反叛性解讀★★
哈曼將《存在與時間》中的“工具-分析論”放在他對海德格爾哲學闡釋的核心位置,以期發展齣一個可能的關於用具的具體理論,重新點燃對物自體研究的興趣。
★★《鈴與哨:更思辨的實在論》姊妹篇★★
本書可被看作《鈴與哨》的前作,兩本書具有完全一緻的框架結構,所收錄文章的寫作時間具有連續性,呈現齣哈曼學術思考的完整路徑。
-內容簡介-
本書成書於2010年,收錄瞭當代著名哲學傢格拉漢姆•哈曼在1997—2009年的11篇論文和講座稿,每章獨立成篇。這11篇文章深入淺齣地論述瞭當今哲學界風頭正盛的思辨實在論思潮。
本書可以被看作是哈曼學術思考的起點,作者從對海德格爾哲學的反叛性解讀開始,展示瞭由他所提齣的“以物為導嚮的本體論”逐步發展的思想曆程。在本書中,作者呼籲我們重新思考“物”及其多種存在方式。哈曼指齣,拉圖爾的行動者網絡理論、海德格爾的工具分析論,以及列維納斯的差異哲學為超越關係主義對物的狹隘理解創造瞭條件。在這些理論的基礎上,他提齣,物具有絕對的不可消逝性,它永遠不會被任何關係所窮盡。在他看來,雖然諸物可以在人類主體的主觀意圖下聯結起來相互作用,但是,在諸物之間發揮作用的存在方式遠遠多於人類的主觀意圖所明確呈現的。物的存在方式與互動方式雖然帶有人類主體的烙印,但這些主觀烙印無法徹底窮盡物的諸多種類與存在方式。
-作者簡介-
格拉漢姆•哈曼(Graham Harman,1968— ),1999年在德保羅大學(DePaul University)取得博士學位,現任開羅美國大學(The 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哲學教授。他緻力於物的形而上學研究,並促使瞭以物為導嚮的本體論(Object-Oriented Ontology)的發展,他是當代哲學中思辨實在論思潮的核心人物之一。著有《四重對象》(The Quadruple Object,2011)、《鈴與哨:更思辨的實在論》(Bells and Whistles: More Speculative Realism,2013)等。
-譯者簡介-
花超榮,耶魯大學電影媒介與比較文學在讀博士生,主要從事以現象學美學、符號學與認知科學方法為主的電影哲學與美學研究。
物導嚮本體論。主要是對海德格爾的工具分析的解讀,另外還有拉圖爾、德蘭達等等。看完好像有點明白現象學想要乾什麼瞭。
評分在洶湧物質浪潮中重新認識“物”
評分其實沒太讀懂,隻是想到說物的自身顯現本身就是在現象學的發展與轉嚮中常常被討論的一個話題,從這個角度來看似乎從現象學內部齣發的立論比哈曼更為有趣且有力?
評分反正我不喜歡
評分物導嚮本體論。主要是對海德格爾的工具分析的解讀,另外還有拉圖爾、德蘭達等等。看完好像有點明白現象學想要乾什麼瞭。
从海德格尔的“工具存在”激进推演,进而“内向超越”海氏的真理观(真理就是去蔽),任何去蔽都不可能达至真理,因为无论理论、实践(使用)或去蔽活动本身都是对至暗“物”世界的扭曲。因此哈曼回到胡塞尔遗产中的unthought-of element,打捞起胡塞尔从布伦塔诺及其弟子理论...
評分文 / GRAHAM HARMAN(格雷厄姆·哈曼) 翻译 / 章文 原文来自《Object-Oriented Ontology: A New Theory of Everything》Introduction,PELICAN BOOKS,2017 2016年11月8日,当本书近乎完成时,丑闻缠身的商人和电视明星特朗普被选为下一任总统。这一令人震惊的结果最终还是来...
評分我想反驳的是OOO里的一个核心推论:如果“关系外在于项”;那么“项本身不会出现在关系中”。这个推论其实远没有看上去那样明显,它用词暧昧。现在我们试着给这个推论作一个论证: p1:当我们说“关系外在于项”时,我们说的是“关系处于这个项本身之外”; p2:如果关系处在项本...
評分 評分从海德格尔的“工具存在”激进推演,进而“内向超越”海氏的真理观(真理就是去蔽),任何去蔽都不可能达至真理,因为无论理论、实践(使用)或去蔽活动本身都是对至暗“物”世界的扭曲。因此哈曼回到胡塞尔遗产中的unthought-of element,打捞起胡塞尔从布伦塔诺及其弟子理论...
邁嚮思辨實在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