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以来的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1840年以来的中国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王人博
一頁folio
2020-6-1
640
128
精装
大历史丛书
9787510887437

图书标签:  


喜欢 1840年以来的中国 的读者还喜欢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笔趣阁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7-27

    1840年以来的中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1840年以来的中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1840年以来的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描述

    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无疑最具争议也最受人关注。

    军事的视角、政治的视角、文化视角、社会视角与观念视角的近代史叙述,我们都已不陌生。

    这本《1840年以来的中国》,为我们呈现的,则是一幅与众不同的近代史图景:法学视角。

    --------------

    编辑推荐

    一本“独特”的中国近代史,写作前后历时大约25年,可谓拥有史学家的洞察X法学家的严谨X哲学家的智慧。

    1.以立宪为线索,重新梳理中国近代 史的关键节点

    1840年,在突然跌入现代世界之后,中国也曾将宪法作为救国的药方,希望依靠宪法,让中国快速摆脱困境。

    但为何中国的立宪之路,却异常坎坷?

    为什么说是焦躁的心态,让中国近代立宪之路变得痛苦而曲折?

    在本书中,抓住“立宪”这样一个关键动作,王人博老师专注考察近现代史中的重大立宪时刻:从戊戌变法、清廷预备立宪到辛亥革命、以致1949年以后的五四宪法、七五宪法、八二宪法。

    在对这诸多“立宪”事件反思中,中国近代转型失败原因的剖面清晰显露出来。

    2. 宪法问题,并非一个单纯的法学问题,其背后交织的,是现代国家、现代文明的核心理念。

    当一个老大帝国要完成立宪转型时,必然也牵扯出更为复杂的普遍价值与特殊价值冲突。

    旧中国先前“独立自我喂养的精神世界”如何开始逐渐崩塌?

    西方的普遍价值如理性、自由、平等、法治、权利,在一系列“立宪”实践后究竟通过何种方式渗透进中国人的意识中,并被逐步接受?是外在的宣传灌输?还是基于内心的诚服?

    以上问题,是本书贯穿的另外一条线索。

    1840年以来的中国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著者简介

    作者介绍

    王人博,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政法论坛》主编。主要著作有:《法治论》《权利论》《孤独的敏感者》《法的中国性》。

    他是中国法学家少有的深具人文精神与批判精神的学者。对于学界讳莫如深很多问题,都能以专业的眼光,毫无顾忌地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这种风格让他笔下的中国近代史,拥有了少有的穿透力。

    这本“独特”的中国近代史,写作前后历时大约25年,可谓拥有史学家的洞察X法学家的严谨X哲学家的智慧。


    图书目录


    1840年以来的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笔趣阁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初读题目,不知所云,翻开目录,方知是一部近代宪政史,戴着镣铐跳舞之作,已属难得。作为门外汉,感觉颇为解渴。主要关注两个时段——从预备立宪到临时约法,以及文革前后的宪法。前者,书中梳理详尽,道出了宪法的难产与妥协的艰涩。若以今时苛求往日,清末民初固然存在种种鄙陋,但当年风气初开之时,外国范例令人眼花缭乱,国内势力亦是错综复杂,能够从中辟出一条道路,已是不易。后者,条框太多,自然不会太精彩。不久前恰好翻到腾讯11年的共和国辞典系列,提及“罢工自由”,75宪法意外地赋予了罢工自由,78宪法保留,82宪法取消,97年落实联合国公约又语焉不详地恢复,直至近年近事,就不多言了。总之,此书当代以前的篇幅,很值得一读,其后就随缘吧。

    评分

    孔网卖掉的第一本书,先知书店购入。法学界似乎非常热衷normative,阈值高了,读这些索然无味。

    评分

    这本书,是作者的一种担当,看看目录就明白

    评分

    王人博指出中国无论怎样挪用西方,自始至终都有一个中国立场的存在,既包括对西方价值的取舍,也包括对自己古老智慧的化用。任何一种外来思想的移入都是以自己的“理解”为前提,构成这一理解的首先是自己的文化与历史,包括使用的语言文字、词语概念、思维方式,以及身在的语境。在这本讲述中国宪政史的作品中,他指出中国近代创造了“民”这一概念,具体说来,真正吸引中国宪制思想的是西方宪制原理中所涵摄的有关“民”的那一部分。在它看来,公民的锻造(新民)是生成现代国家的第一道工序,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没有公民这样的主体诞生,中国就绝无“现代国家”的资格。也就是说,西方宪制的内在性并不必然是中国宪制思想的核心。宪制作为一种防御性制度,其本质在于防范国家权力。

    评分

    取自原文:欧美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有效限制权力,中国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让国家权力发挥功能;民本与专制是一体两面,民权与专制则是水火难容。近代中国从洋务运动戊戌改良预备立宪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改革立场越来越激进力度越来越明显,但并没走到西方式的“人”的自由解放道路上去,人只是被拿来当作限制当权者追求富强的工具,在中共之前都没有派别在实践中触碰农业社会的占人口最多的农民问题以及最关键的土地问题

    读后感

    评分

    文章来源:本文载《原道》第40辑,陈明、朱汉民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2021年8月出版 传统中国知识人的学问人生,追求“会通”的境界。史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这样,诗人“读书之乐何所在,数点梅花天地心”也是这样。牟宗三总结为“通孔的智慧”,意谓透...  

    评分

    坊间常说,中国人有三样东西最为擅长——烹饪、农业和历史。其中,历史,不仅是我们的绝对强项,甚至有时候历史填补了宗教的空白。古代中国就有着世界上最完整、最庞大的史官体系和历史记录。 历史教训,是中国历代治国者最重视的东西。中国文化市场上,“历史热”更是长盛不衰...  

    评分

    评分

    来源:《原道》第40辑,陈明、朱汉民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2021年8月 在我看来,王人博先生的《1840年以来的中国》是“理解近代中国”的一把钥匙,这体现了作者治宪法的一贯思想——要理解中国宪法,必先要“理解中国”。读王人博先生的著作,需要尽可能从体系化的角度去理解。 ...  

    评分

    坊间常说,中国人有三样东西最为擅长——烹饪、农业和历史。其中,历史,不仅是我们的绝对强项,甚至有时候历史填补了宗教的空白。古代中国就有着世界上最完整、最庞大的史官体系和历史记录。 历史教训,是中国历代治国者最重视的东西。中国文化市场上,“历史热”更是长盛不衰...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1840年以来的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twxs8.cc All Rights Reserved. 笔趣阁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