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卡夫卡 外国文学 读客经典文库 文学 德国 小说 经典 德语文学
发表于2024-06-16
变形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早上醒来,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甲虫。震惊、痛苦、无助统统袭来……
《变形记》是一则荒诞的寓言,用夸张的情节表现残酷的现实。卡夫卡所创造的那只甲虫,象征着一种还未实现的极端可能,预兆着我们的未来。
◆看完《变形记》,从生活的压抑中解脱出来,长长长长地长舒一口气。
◆《变形记》是卡夫卡的精神自传!
◆卡夫卡的全部艺术在于使读者不得不一读再读。——加缪
◆在人类文学史上,《变形记》是一面镜子,观照着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异化,那只被认为是卡夫卡化身的甲虫,成为无数被压抑灵魂的避风港。
◆读客经典文库《变形记》4大必入理由!
1.收录卡夫卡《给父亲的一封信》,《变形记》的精神内核!
2.10副原创漫画,《变形记》生动故事梗概!
3.全新译本!
4.精装双封面珍藏版!
弗兰兹•卡夫卡
Franz Kafka
(1883—1924)
西方现代文学的鼻祖。
卡夫卡生前在德语文坛鲜为人知,死后却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代表作《变形记》发表于1915年,是典型的“卡夫卡式”小说。“卡夫卡式”小说沉重、阴郁,表达着一种无法解脱的痛苦,在非理性的外壳下讲述着现实世界的困惑。
1883年,卡夫卡出生在一个犹太商人家庭,父亲的强势是卡夫卡一生痛苦和压力的主要来源。一方面,卡夫卡希望获得父亲的认可,不停压抑自己,学习法律,并成为保险业职员。另一方面,父亲对文学所表现出来的鄙夷,使卡夫卡既痛苦又愤怒。1919年,卡夫卡写了一封近一百页的长信控诉父亲,而这封始终没有寄出的信,便是《变形记》的精神内核。
当然是神作。尤其抑郁症之后,对人生有了很多新的思考,理解又有不同。照例深夜无眠,重读这个小说,此刻我想记下的是一些貌似无关的碎片化思考。 1.即便每天照镜子,人也只能看见自己的正面。纵然加上全世界所有的镜子,你也不可能看到自己的所有面,这是眼睛的局限。 2.没有人可以看见你的所有面。但你不知道他们看见的是你的哪一面。听一听别人对你的印象,会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自己、改进自己。 3.眼睛的局限还在于,眼睛无法抵达内心。接受这样的局限,养成内观、自省的习惯。 4.真正设身处地非常难,几乎不可能。一旦做到,理解就会发生。 以及,把卡夫卡写给父亲的信和《变形记》放在一本书里,是有趣又准确的创意,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并理解卡夫卡与《变形记》的因果关系。
评分《变形记》让人想起了佩索阿的那首诗《稀释液》,“可以肯定的是:这就是生活。悲哀不会持久,因为悲哀不会持久。 这是肯定的。”多么悲哀。但愿人生永远遇不到这样残酷的体验。
评分一个社畜,他做错了什么,要变成这样?挑老实人来变形
评分为了把价格搞到更高价位,读客的拿手好戏又出现了:前面添漫画、后面添一封长信。是的,配合食用效果的确很好,不否认漫画长信的价值。只是这和上次“小王子三部曲”如出一撤,又玩强行捆绑营销的手段,把一个中篇小说,硬生生填充成45块钱的厚书。更别提正文部分放大字体撑宽页面,一页只有百来个字,凑更多的页数。确实,不犯法、不违规、于情于理无不当之处。只是作为书商吃相真难看。
评分最后附了一封卡夫卡写给他父亲的信,简直了,这不就是典型的男权社会下的父亲形象吗?强控制欲,打压式教育,物品式对待,唯我独尊,双重标准,拒绝交流。
如果我们对卡夫卡的生话处境有所了解对此书会得到一种与他的生活更有联系的认识。 卡夫卡对文学孜孜以求,文学是他生活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他并不能做一个职业的作家而生活(他的朋友布洛德却可以)。他一直想要放弃保险公司的工作以文学为生。但是这个时候,他还没有能力独...
评分那么多读者徜徉在荒诞派写作手法与魔幻现实主义等诡异文风构筑的交叉小径花园,乐此不疲。这些加西亚•马尔克斯抑或萨特的忠实教徒们将大师字里行间的一切充满魔力的要素——扭曲古怪的叙事,充满精神分析意味的意象以及探究主观世界的复合主题奉若圭臬。这些充满理想主义的...
评分 评分记得第一次是在高中语文课外鉴赏的读本上读到的《变形记》,同时读到的还有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都是有头无尾。课后我在杂乱的校图书馆里找到了《变形记》的全本,薄薄的一本,看上去年代还有些久远,上面有用圆珠笔胡乱画的几处女性第二性征,以及几处缺页。 但这本...
变形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