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历史 民国 知识分子 文化 大师 随笔 文学 天喜文化
发表于2024-06-16
西迁东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编辑推荐】
1. 一部全新视角下的抗战后方人物流寓史。本书共十五篇,勾连到数十位近现代人物,集碎片为镜面,照出的是一时之俊彦,余音绕梁,精彩纷呈;
2. 书中记录的人物包括马一浮、熊十力、南怀瑾、叶圣陶、范旭东等,涉及学术界、文艺界、政商界等,领域之广,职业之多,堪称 中国抗战时期南迁西南之地的人物命运的缩影,再现了抗战年代的波云诡谲和一代大师的铮铮风骨;
3. 本书为一本历史人物随笔集,兼具文学的丰富性与历史的真实性。在技巧和风格上有比较文学化的一面,同时本书搜罗宏富,资料详实、有理有据,还原了丰富的历史细节且意旨宏远;
4. 历史就是世道人心,历史就是一个个人生,众人之人,众生之生。作者的历史写作,情感上是悲悯的,文字上是谦卑的。在写作态度上,长怀“小人物之心”,将厚重的历史与个人的命运融为一体,体现真实的人世和复杂的人性。
5.作者所著《昨日的边城:1589-1950的马边》曾入选中国好书2017年7月榜单,本书延续了其非虚构写作的叙事风格和写作态度。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抗战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和民族精英西迁至四川大后方的故事,其中包括马一浮、熊十力、叶圣陶、朱东润、南怀瑾、凌叔华、贺昌群、范旭东等,他们或创办教育,或著书立说,或重兴实业等,在川蜀之地留下了重要的历史印记。
作者通过查询档案、实地走访等途径对这些历史人物的命运作了细致入微的探查与研究,对埋藏于历史深处的人事纠葛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梳理,再现了他们在战乱时局下跌宕起伏的命运。当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兴亡相遇,当厚重的历史与个人的荣辱融为一体,作者诗意的文字仿佛时代的回音,召唤我们重返历史现场,感受大时代下的因缘际会和复杂的人生况味。
【作者简介】
龚静染,作家。现居成都。主要作品有《桥滩记》《浮华如盐》《河山有灵——岷峨记》《我们的小城》《整个世界慢慢灰暗下来》《昨日的边城》。
……
【作者自述】
我在川南的一个小城里长大,喝的是岷江水,抬头就可以望到峨眉山,那一带正是书中历史发生的地方。后来当过记者,编过杂志,发表过上百万的文字,但人到中年后才明白与书中的人物相遇的意义。
本书中有些文章的写作跨越了十多年,涉猎的人和事难免沧桑,有的已经去世了,有的则逐渐丧失了记忆,但新的线索也在不断地出现,犹如一股新泉涓涓而来。
消失与浮现,是我在写作中常常遇到的事情,所以这是一本好像完成了但又在不断完善的书。我想,用这么长的时间来做这些事,绝不仅仅是为了去体味消失的遗憾和浮现的惊喜,人生百态未必一书能尽,我仅仅是想写出一些可信的历史。
休憩38th,书名碰瓷《南渡北归》用意明显,写作体例则是与岳南大大不同的人物散文集,更像是穷人版的李洁(《文武北洋》系列作者),若论此书好处,是记载了竺校长第二段情史,贺昌群老教授生平等我还很感兴趣的内容,其他的好处没有了。这类有点儿内容但是不系统也不杰出的书籍只能归类为历史欺骗餐,让你感觉好像吃了很多东西,吃饱了,但是你其实啥也没吃到。希望此书是作者兴起的玩票之作,或是报刊杂志约稿的换钱豆腐干。如果作者泡图书馆查阅资料下足功夫,最终产物就是本书,那这宝贵时间可真是太亏了
评分部分内容读来很好。整体觉得差点什么。
评分休憩38th,书名碰瓷《南渡北归》用意明显,写作体例则是与岳南大大不同的人物散文集,更像是穷人版的李洁(《文武北洋》系列作者),若论此书好处,是记载了竺校长第二段情史,贺昌群老教授生平等我还很感兴趣的内容,其他的好处没有了。这类有点儿内容但是不系统也不杰出的书籍只能归类为历史欺骗餐,让你感觉好像吃了很多东西,吃饱了,但是你其实啥也没吃到。希望此书是作者兴起的玩票之作,或是报刊杂志约稿的换钱豆腐干。如果作者泡图书馆查阅资料下足功夫,最终产物就是本书,那这宝贵时间可真是太亏了
评分史料扎实,援引的四川省府公函我竟看不大懂;黄海社和故宫文物迁蜀事记的最清楚,雇汽车从汉中拉文物到成都,汽车公司要空驶费故宫出不起,省府周旋让他们拉巴盐到陕西卖(最后亏本)。
评分社科类的书我很少看,所以看这本书中段了好几次。大抵是抗战后方的十五个人物的故事,人物之间相互勾连。看这本书前我只认识南怀谨、叶圣陶、凌叔华、竺可桢,其他人一概没听说过,因此还算涨了知识。只是这本书和毛姆的《阅读是随身避难的场所》(我可讨厌这个名字了)一起看,彰显得这本书更无聊了。毛姆也是也好几个人物,不乏各种历史事件的描写,但也绝没有堆砌,写得非常生动有趣,而这本书虽也是以传记的形式写小人物,却有些乏味。不过作者算是考究了很多史料,认真可嘉。这本书有很多让我震惊的地方,如武汉大学教授们之间的明争暗斗,如凌叔华的出轨及和伍尔夫之间的往来等等,嗯,文人不可小觑。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评《西迁东还》 看过熊培云老师的《一个村庄的中国》,从探究自己最熟悉的村庄入手,了解中国社会、历史变迁,有一种“一叶落而知秋之将至”的大格局。我还看过岳南老师的《南渡北归》,在战争年代那些大学、大师们的颠沛流离,以及中国文化在那个时期绽放...
评分感谢豆瓣。 十五篇关于抗战后方的人物故事,分四章徐徐书写,乱世问学、西迁往事、流寓生涯、西迁往事。其中有些人物是我所熟悉的,有些则不,但读完之后,却无一不引起我的好奇,以及进一步探寻了解的愿望。西迁东还,西迁是暂时的,东还却是最终的必然。因而西迁的基调在本书...
评分《西迁东还》的作者龚静染说自己在川南小城长大,喝的是岷江水,抬望眼便是峨眉山。话音自此,我便不禁诵读起太白的那首《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文化记忆对于土生土长的人来说,总是那么亲切,我想这不是阻碍一...
评分 评分“抗战的时候绝望到什么程度?” “绝望到钱穆修《国史大纲》。” 这本书以抗战时期的四川乐山为线索写知识分子史,本就有了一层悲凉的基调,但这本书的前半部分确实不甚着意于时代整个的变迁,而是选择以人物带人物的写法,重写人物面貌,而写时代写变迁更多地是写生活中的投...
西迁东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