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法律 政治 美国 美国最高法院 法学 宪法 政治学 杰弗里·图宾
发表于2024-06-23
誓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杰弗里·图宾继《九人》后又一力作
◆在美国司法与全球新局势紧密联系的时代,从最高法院开始,读懂当代美国的深层矛盾
◆美国政治法律精英的群像式报道,《纽约客》非虚构写作的标杆作品
--
【内容简介】
2009年1月20日,在奥巴马的总统就职典礼上,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罗伯茨搞砸了宣誓仪式,这可谓最高法院与白宫之间紧张关系的一个象征。更富戏剧性的一幕是,2012年,罗伯茨在“奥巴马医保”案中改变立场,转而投票支持奥巴马的计划,此举影响深远,时至今日仍有争议。长久以来,美国的政治、商业、公共安全、个人自由等所有议题都取决于九名大法官的衡量。在许多问题上,联邦最高法院的影响力远大于白宫或国会。
《誓言》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长期观察者和研究者、畅销书作者杰弗里·图宾继《九人》后的又一部非虚构力作。本书记录下2009—2012年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重大轨迹,以及美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杰弗里·图宾对大法官及其四十余位助理进行了第一手的访谈,他深谙法律的精准与微妙,敏锐捕捉到不断变化的政治风向。在书中,图宾向读者展示了大法官们如何作出一个个重要判决,描绘了一群至今仍举足轻重的政治法律精英,讲述剧变时代的美国社会将何去何从。
--
【学者、媒体推荐】
对中国读者来说,要了解美国法律制度,不妨从了解处于司法体系顶端的联邦最高法院开始。最高法院代表了终局性的纠正与救济机制,其作出的判决是不可推翻的,因此能决定重大社会议题的最终走向。要了解最高法院,杰弗里·图宾的《誓言》是最佳入门读物。图宾出身于记者世家,获哈佛大学法学院法律博士学位,长期供职于《纽约客》杂志。他深谙美国政治和法律界的“圈内”规则,能用平实易懂的语言向大众解释复杂的法律问题。本书译者于霄是我的学生,他翻译了多部优秀的普法著作,希望他能坚持下去,在这方面作出更大贡献。
——何勤华(华东政法大学原校长)
·
美国司法权与行政权之间相反相成的关系,其实就浓缩在总统就职宣誓的那场仪式之中。杰弗里·图宾从描述这个场景的细节开始,渐次揭示了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与政治的密切关系,以及他们的意识形态色彩与独特功能。但是,这并没有损害大法官的权威。因为其一,法院在政治生活中借助终局决定权来发挥调整和一锤定音的作用,这是不可或缺的;其二,借助少数意见和异议意见的表达机制以及议决的钟摆效应,法院能够始终保持明显的专业性、超然性。我以为,在充分进行论证性对话的前提下斩断无休止的话语博弈,在超越党派利益的前提下介入党争进行调解,这就是《誓言》一书的故事主线,也构成了关于司法之政治角色的一个重要悖论。
——季卫东(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
恪守宪法文本的每一个句子,严格按照立法先贤们的原意;或者相信进步主义,认为可以根据宪法内涵意图、具体案例和社会发展现状来重新解释:这是贯穿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长期历史中的两种对立观点。《誓言》生动讲述了大量戏剧性故事,读者从中足以了解华盛顿政治运作的法律框架,甚至由此管窥,进而理解美国当前社会政治生活中那些变化,究竟是从何处来,又会向何处去。
——小白(上海作家)
·
《誓言》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长期观察者和研究者、畅销书作者杰弗里·图宾撰写的关于罗伯茨法院的第二本书。此书对罗伯茨法院与奥巴马政府之间的互动以及这种互动关系中最高法院内部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生动的描述,由此展现出美国宪法解释与宪法实践的真实图景。与学院派的美国宪法论著不同,此书从媒体人和法律人的双重视角来观察美国司法场域,以高超的讲故事技艺来刻画包括奥巴马医保案在内的若干重要宪法判例,并穿插以大法官们的轶事,在于霄博士可靠的译笔下,具有令读者不忍释卷的可读性。
——郑戈(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
·
在报道美国法方面,图宾是天赋最高的记者之一。
——《纽约时报书评》
·
本书告诉我们,塑造美国法和政府高层决策的是那些有趣的人际关系、人们的个性和他们所关注的议题。
——《波士顿邮报》
杰弗里·图宾(Jeffrey Toobin,1960— ),《纽约客》杂志专职作家,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首席法律分析师。图宾曾任《哈佛法律评论》编辑,于1986年以最优成绩获哈佛大学法学院法律博士学位,先后担任独立检察官劳伦斯·沃尔什的助理顾问、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的联邦助理检察官。1993年加入《纽约客》。
图宾其他已出版作品包括:《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开庭陈述:美国诉奥利弗·诺斯案》《辛普森案:一场世纪审判》《莱温斯基事件真相:一个没有英雄的故事》《法庭上的巅峰对决》。图宾曾获美国律师协会银法槌奖、J. 安东尼·卢卡斯非虚构作品奖。
【译者简介】
于霄,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律师。译著有《在世界与我之间》《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无辜的人:一个美国小镇上的谋杀与冤案》《正义的慈悲:美国司法中的苦难与救赎》等。
帮助了解美国政治生态的出色作品。
评分在政治丛林愈发盘根错节、社会理念愈发多元对峙之际,需要“终结的力量”阶段性地终止纷争,以维系体系的运转、规则的遵从及信仰的传递。作为由系列个案呈现出来的“终结性力量”,至少可资借鉴的方面包括:1.司法的底线建构,虽受理念差异、政党政治等限制,但仍须要有所超越方能实现,故“终结性”要由“超越性”保证;2.社会冲突及救济的司法化,是有别于行政化、军事化等威权类型的治理模式,其与多党体制、基层自治、文化传统等既相互契合又反向规制、重塑了社会生态;3.社会场景转换为司法场景的过程及衍生的独立规则空间,最终整合为自我生长的场域!
评分南京先锋书店
评分《九人》更新版。
评分相比《九人》,作者这次撕去了八卦的温情面纱,用更加露骨的方式讲述愈发被神化的最高院有多难。大法官们要在加入党派却不能直言党派倾向的潜规则下,从预设立场出发费尽心机地用原旨主义和能动主义装扮宪法,在解决政治失灵和保护少数者权益这条路上避免矫枉过正、渐行渐远,在剑拔弩张的表演和竞赛中,直面自由、权利带来的欢歌与苦楚。受精卵的生存权还是母体的健康权?虐猫视频传播者的言论自由还是社会的公序良俗?竞选资助者的政治表达还是选举的公正廉洁?立法的谦抑性还是医保的公益性?难的不是选择,而是如何用合乎逻辑的、可解释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司法独立,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司法制度的追求——至少是一种宣称,否则就可能面临正当性的质疑。但司法独立又谈何容易,它与政治的纠缠就足以让人失望,即便在美国,司法与政治的真实边界也并未如理想中那样清晰,比如联邦最高法院的九名大法官要经总统提名,然后由国会确认或否...
评分的确,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越来越越凝固成一个现代政治的神话。罗素说,美国最高法院的法官至今仍享有属于学者的某些传统的权力,是僧侣在精神上的继承者,靠智慧和迷信维持权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最高法院的权力形态——尊敬是由习惯产生的。但如果考察最高法院的现实地位以...
评分东方早报:http://www.dfdaily.com/html/150/2013/8/15/1053236.shtml 杰弗里·图宾有很多身份和职业,但他拿出的是《纽约客》杂志的名片。这位《纽约客》的专职作家过去几年出版了多部与美国司法体系有关的著作,他最近两部写美国最高法院故事的著作《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
评分书在书展上买的,见到了作者,也要了签名。 作者是叙事高手,故事讲得十分精彩,可惜书评什么的我没什么兴趣。所以索性结合自己的了解也说两个故事。略微弥补在生活中没有机会谈柴米油盐以外之事的遗憾。 伟大的魯思•金斯伯格 作为最高法院有史以来第二位女性大法官,...
评分19世纪30年代,托克维尔在美国旅行,他对当时的美国给出了一个极为贴切的评论,时至今日依然有效: “美国发生的所有政治问题,或迟或早,终将转化为司法问题。” 从那时到现在,这些政治问题都会不可避免地诉至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由九名大法官作出终局性的判决。因此,长久以...
誓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