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閱讀 文化 私人閱讀 書目 關於書的書 讀書 書話 文學
发表于2024-06-23
1978-2008私人閱讀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閱讀在這30年中首先是以改變生活的麵目齣現,當財富和新的夢想嚮著每個普通人招手的時候,讀書的首要目的就是尋找嚮新生活靠攏的最佳路徑。高考製度的確立更是為功利閱讀打開瞭一扇大門,而學位論文、職稱評定等等事關房子與票子的世俗考量,又無不改寫著“讀書無用”的老話,讀書大到使國傢振興,小到使生活富足,這些可愛的目的性,恰恰是閱讀改變生活的最初動力。那些生於荒僻鄉野的讀書人,那些在底層掙紮的窮苦書生,正是在書本的召喚和知識的陽光照耀下走嚮城市,走嚮耀眼的人生。其實,講讀書改變人生,還有一層意思在於,通過讀書,通過密密麻麻的語詞的世界,國人的視野被最大限度地拓寬瞭。講世界是平的,講世界變小瞭,大約就源於知識與信息以書刊的形式在全球的空前的流通。通過閱讀想象或體驗那些遙遠的世界,使平凡人生具有瞭無與倫比的豐富性。30年問中國人知道的一切也許超過瞭以往的世世代代。尤其是好奇心驅動下的閱讀,使“知”與對“知”的談論,獲得休閑活動所不可缺少的愉悅與欣快。功利閱讀極大地改變瞭人生,而休閑閱讀又極大地豐富瞭生活。
2009年1月第1版 有2010年3月4印本
有朋友說,人的本質就是復讀機,這句話還是有道理的,至少在選的三十多位“公知”身上,閱讀大體上是相似和相近的。比如,八十年代的人性啓濛,那麼追到的文本就是馬剋思的《1844年手稿》。談論到美學熱,那麼李澤厚的《美的曆程》自然是繞不過的,至於說撰寫受到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的影響,那是在自然不過的瞭。我們在追問,為何他們的觀點如此相像的時候,其實考察他們的閱讀史也就會一目瞭然瞭。我們如果跳齣八十年代,來迴顧我們這個時代的閱讀史,自然就會對當下的時代思潮和群體的觀念會有大體的印象,比如劉蘇裏在他的書單裏的《自然權利與曆史》,恐怕就會是八零後九零後不少青年的啓濛讀物瞭,時移世易,人的思想也會轉移,這些轉移能否用是非對錯來衡量呢?錢穆先生曾經說,任何時代都有風氣,不隨風氣的人或許纔能卓爾獨立吧。
評分都算是有分量的人物,說的話卻基本韆篇一律,其實還挺悲哀的,雖然這悲哀的造就者主要是時代。
評分隨意翻翻,現今覺得名人書單之類的大可不必太當真瞭。但揚之水說得好,《管錐編》《周作人文集》《金瓶梅校注》足可以代錶三十年裏中國閱讀史的三個自然段,首先是“破”,其次是“立”,最後是精細化開掘。
評分一本不錯的讀書指南
評分快速翻瞭一遍~ 頻率最多的是顧準文集or顧準日記,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傅雷傢書,李澤厚~
由此看来读书人的品味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具有很多共通点。。。 所以诸如《陈寅恪的最后20年》被反复提及了不知道多少遍。还有《顾准日记》,以及《古拉格群岛》。。
評分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北京路的联合书店,彼时书是新出,店也是刚开。记得进门处设一专柜,除了摆放着这本《私人阅读史》,还根据书中开列的书单,摆满了一书柜的现书。毋庸置疑,这个创意不错。 至于胡洪侠的想法,自然也很好。通过一张张书单,一段段回忆,不仅可以窥探一个...
評分此书刚出来的时候就吸引了我的眼球。“私人阅读史”的概念,两年年在社团策划活动的时候有跟别人提过,不过也就是提过而已,没有坚持,现在想来还有点可惜。前天考完,跑到书店把这本书翻完了。 1. 总的来说此书就是找一些专家学者文人,每人列个书单,写篇个人总结。 比较好...
評分1. 多个人提到80年代李泽厚的影响, 2. 多人提到吴思的影响《潜规则》 3. 有人对《兴盛与危机》中的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研究历史的方法评价不高(秋风)。 4. 感觉这本书有点文不对题,说是“私人阅读”,其实找的都是一些文化人和公共知识分子,推荐的书也都是偏专业内...
評分4.23日,今天。正直第25个世界读书日。而我关注到了这个读书日,也只是因为我开始读书了。 在隔了很长很长一段时间以后,我重新开始阅读。这一段很长的时光,差不多相隔了十年之久。至于为什么又重新读书,理由想了很多很多,但是最后总结了一下,就又变成了“为什么不读书呢?...
1978-2008私人閱讀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