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弗吉尼亞·伍爾夫 意識流 英國文學 英國 小說 外國文學 伍爾夫 VirginiaWoolf
发表于2024-07-31
到燈塔去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弗吉尼亞·伍爾夫(1882—1941),英國意識流文學的代錶性作傢之一。《到燈塔去》描寫一次大戰後拉姆齊教授一傢和幾個親密朋友在蘇格蘭某島嶼上度假的一段生活。作者企圖在這部情節非常簡單的小說中探討人生的意義和自我的本質,指齣自我有可能逃脫流逝不息的時間的魔掌並不顧死亡的威脅而長存不朽。燈塔塔尖的閃光即象徵拉姆齊夫人的靈魂之光。本書的意識流寫作手法十分值得注意,如視角轉換,兩種時間,象徵手法,音樂結構,藉鑒繪畫等。
弗吉尼亞·伍爾夫 (Virginia Woolf,1882.1.25-1941.3.28) 是一位英國女作傢和女權主義者。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伍爾夫是倫敦文學界的一個象徵。齣生於倫敦的伍爾夫是在傢中接受教育的,在結婚以前,她的名字是艾德琳·弗吉尼亞·斯蒂芬(Adeline Virginia Stephen)。在1895年,她的母親去世之後,她也遭遇瞭第一次的精神崩潰。後來她在自傳《片刻的存在》(Momens of Being)中道齣她和姐姐瓦內薩·貝爾(Vanessa Bell)曾遭受其後母兒子(無血緣關係)喬治和傑瑞德·杜剋沃斯(Gerald Duckworth)的性侵犯。在1904年她父親萊斯利·斯蒂芬爵士(Sir Leslie Stephen,編輯和文學批評傢)去世之後,她和瓦內薩遷居到瞭布盧姆斯伯裏(BloomsBury)。
她在1905年開始以寫作作為職業。剛開始是為《泰晤士報文學增刊》寫作。在1912年她和雷納德·伍爾夫結婚,她丈夫是一位公務員、政治理論傢。她的第一部小說《The Voyage Out》在1915年齣版。
普遍認為伍爾夫是引導現代主義潮流的先鋒;她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小說傢之一和同時也是現代主義者。她大大地革新瞭英語語言。她在小說中嘗試意識流的寫作方法,試圖去描繪在人們心底裏的潛意識。有人在一篇評論裏講到她將英語“朝著光明的方嚮推進瞭一小步”。她在文學上的成就和創造性至今仍然産生很大的影響。
當生活的活躍程度暫時減低時,體驗的領域顯得無邊無涯。
評分如果隻是停留在風格的試驗 《到燈塔去》其實和伍爾夫其他作品比較並沒有比較有特殊的地方 說 ”作者企圖在這幫隋節非常簡單的小說中探討人生的意義和自我的本質,指齣自我有可能逃脫流逝不息的時間的魔掌並不顧死亡的威脅而長存不朽。“ 可能又有些過 也許有些過 更多還是對父母的迴憶吧 風格方麵最感興趣的實際上是第二章 時間流逝 伍爾夫說自己的小二段是H結構 而且方括號的全知敘事運用有獨特的效果 整個最短的第二段承載瞭十年的跨度 很有意思
評分文學史上著名的小說。詩一般的文字,奏鳴麯形式的敘事手法,對所處時代的指涉,世俗和美好的古典(拉姆齊夫人),追求功效的現代(拉姆齊先生),質疑、寂寞又反思的後現代(莉麗)。
評分美得都不真實瞭啊!!尤其是歲月流逝那部分,居然看完之後又翻來覆去的讀瞭很多遍,已經很久沒有這樣瞭,和喬伊斯尤利西斯的最後一部分有一拼的感覺。第一部分像Sigur Rós的音樂,第二部分像塔可夫斯基的鄉愁,第三部分像莫奈的日齣。譯者功力很強就是序寫得太學究氣。一定要找英文再看一遍!
評分我看的第一本伍爾夫的作品 的確有太多驚喜 原先會擔心受不瞭意識流的跳躍和絮絮叨叨,而今看來也不是這樣。精確地心理刻畫和動作描寫以及繪畫手法視角轉換不消說,最讓我著迷的是處於兩個平行的時間。一頓飯是一場漫長的戰役,二十年的光陰隻是熱帶魚遊過萬道金光的一瞬間。
前言 止庵 伯·布莱克斯东在《弗吉尼亚·吴尔夫:一篇评论》中说:“阅读了《灯塔》之后再来阅读任何一本普通的小说,会使你觉得自己是离开了白天的光芒而投身到木偶和纸板做成的世界中去。”这代表了有关《到灯塔去》的一种看法;读过此书的读者,也许还有别的...
評分2013年十月再读: 所有的书和碟都打包了,书房的灯也收起来了;唯一的阅读灯就是床头灯了。拿过来,暂时当台灯用用。慢慢记我的读书笔记。 上次读是一年多前,本来是一本可一读再读的书,须得慢慢读。 1. 拉姆齐夫人像书中众多人物的镜子,每个人从拉姆齐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
評分 評分 評分到燈塔去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