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2024-06-16
听听那冷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听听那冷雨》是当代文学大师余光中散文创作的高峰,收录二十八篇文章,包括《听听那冷雨》《万里长城》《山盟》《朋友四型》《借钱的境界》等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另有精彩游记、书评、诗论、乐评,文风不拘一格,能带给读者多重美的享受:既有壮阔铿锵的大手笔,又有细腻柔绵的小写意,更有深沉真挚的情感和思考,以及深厚的人文情怀。 在这本书里作者以诗一样的文笔书写羁旅中对故土的情感和思考,为每一个读者提供人生的启示和前行的力量。海报:
余光中(1928—2017)当代知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曾任教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中山大学等多所高校,期间赴美国多所大学任客座教授。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的创作,自称是写作的“四度空间”,驰骋文坛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风格悠远、辽阔、深沉,著作颇丰。代表作有:散文集《时间的乡愁》《听听那冷雨》《逍遥游》等;评论集《分水岭上》《举杯向天笑》等;诗集《白玉苦瓜》《藕神》等。
余光中的散文壮阔铿锵,又细腻柔绵,在华语世界影响深远,被广泛收录于大陆及港台语文课本中。
最爱《幽默的境界》一文,余光中的文字有趣而透彻。最近读的最好的中文了。
评分余光中的集子里最喜欢的
评分用了半年时间不慌不忙地看完这本书,最为推荐的当然是《听听那冷雨》、《南半球的冬天》。其中《听》实在是令人回味,雨中的思绪和遐想似是“幻化无定”,却又总是挣脱不了愁绪。遐想和思绪来自对回忆的整理,而回忆的怅然恰似冷雨的凄然。冷雨的气质与意象的出现真的再好不过了。后面的诗坛评论让我不是很感兴趣,毕竟是上世纪70年代台湾诗坛的一些评论。一些关于摇滚的随笔我也不太了解,所以后面的文章基本上是耐着性子读完的。当然,《汉江之滨》还是给了我一些关于“东方文化现代化”这个问题一些启发。总而言之,单单凭着《听》一文,我便愿意给出满分。
评分散文很美且富有辽阔气息的乡愁,像一个人在安第斯山顶清新而寂寥的冷风中对长城的无限向往,是我最最惊艳的部分。小品文精致而通透,警句不断。本书有许多对现代诗和台湾诗画的评述,尽管这两项都是我向来不曾涉足的领域,然而读来也毫不费力,虽然先生写的是诗画,但其思想对文学艺术的其他领域也同样很有意义,甚至安利了我许多根本不曾听说的作家、文章和绘画作品。20世纪70年代发表的文章,对当时的画坛提出学贯中西的建议,于现在的文学乃至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学科,可能也同样适用吧,“浪子回头”的比喻更是妙极。《用现代中文报道现代生活》一文令不才新闻学子倍感亲切,“记者需要的,毕竟是倚马可待之才,不是闭门觅句之功”令我十分惭愧了。另,同为追星族,余的演唱会作文扔我们十条大街不止。总结:精华在头四篇散文,强烈推荐。
评分读多了外国文学再读余光中,是潺潺流进心里的柔美和宁静。 闭上眼睛,心跳在夜里清晰可闻。好久没这样静。 舍不得睡。
这是经典的余式散文集,有感性的散文,如听听那冷雨,南半球的冬天,字句之间富有弹性,化用各种古诗词,极具中国传统特色,这是余老回归中国古典文化的发展,在诗歌与散文上的应用已经已经得心应手。题材上来说以怀念大陆为主,兼具对生命永恒与短暂的看法;幽默型的散文搏人...
评分对诗人余光中最初的记忆,正是来自于一首叫《乡愁》的诗: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
听听那冷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