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雨果 法国大革命 小说 外国文学 历史 法国 法国文学 九三年
发表于2024-06-20
九三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雨果,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代表作家。1802年生于法国白桑松,上有兄长二人。父亲为拿破仑麾下大将。少年时期家庭因父亲职业而追随军旅迁徙各处,虽然家庭环境困难,仍然持续接受教育。
13岁时与兄长进入寄读学校就学,兄弟均成为学生领袖。雨果在16岁时已能创作杰出的诗句,21岁时出版诗集,声名大噪。
43岁时法王路易·菲利普绶予上议院议员职位,自此专心从政。
184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法王路易被处死刑。雨果于此时期四出奔走鼓吹革命,为人民贡献良多,赢得新共和政体的尊敬,晋封伯爵,并当选国民代表及国会议员。三年后,拿破仑第三称帝,雨果对此大加攻击,因此被放逐国外。
此后20年间各处漂泊,此时期完成小说《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s),同名音乐剧即依此小说改编而成。
1870年法国恢复共和政体(第二共和),雨果亦结束流亡生涯,回到法国。无论政治或文学,均有贡献。
1885年,雨果以83岁高龄辞世,于潘德拉举行国葬。
每个人物身上聚积的矛盾性都直指着人类社会变更时最深的冲突,政治信仰和生存道义之间的抉择始终处在一种无法跳出的因果循环中,社会形态憧憬着更美好更自由的生命活动,然而也无法不以当下那些脆弱又坚毅的生命去换取。 朗德纳克,戈万,西穆尔丹, 米歇尔·弗莱夏, 泰尔马什,政治立场对他们的意义都各不一样,但是对生命的理解与尊重似乎又拥有无尽的交集,这也许就是浪漫主义要传达最高的信仰。雨果的最后一部作品,描写与哲思交替攀登,十分敬仰。
评分每个人物身上聚积的矛盾性都直指着人类社会变更时最深的冲突,政治信仰和生存道义之间的抉择始终处在一种无法跳出的因果循环中,社会形态憧憬着更美好更自由的生命活动,然而也无法不以当下那些脆弱又坚毅的生命去换取。 朗德纳克,戈万,西穆尔丹, 米歇尔·弗莱夏, 泰尔马什,政治立场对他们的意义都各不一样,但是对生命的理解与尊重似乎又拥有无尽的交集,这也许就是浪漫主义要传达最高的信仰。雨果的最后一部作品,描写与哲思交替攀登,十分敬仰。
评分第一部长篇小说,后来报应了……
评分大三時候讀的吧,阿練推薦的。
评分革命后,我们需要怎样一个共和国?罗伯斯庇尔那种权术共和国?丹东那种全凭热情和蛮劲的共和国?还是马拉那种特务遍地的老大哥共和国?
《九三年》是雨果最后一部大部头的小说,却是我看的他的第一部作品。这本小说是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交代保王派和共和党人之间战争的一部革命小说。它之所以成为不朽的名著,不在于描写手法的恢宏,不在于情节设计的巧妙,而在其矛盾冲突的设立和作者超越历史,超越年代局限的...
评分又到了7月14日,这是一个标志性的日子。1789年的今天,欧洲历史以狂暴的面目出现:巴黎人民起义,攻占巴士底狱,革命爆发。8月26日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 随后,整个法国仿佛坐上了过山翻滚车,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拿破仑在一个个政权的更迭中相继粉墨登场,...
评分这本书是从书柜里翻出来的,人民文学1978年版,繁体字,定价1块1毛5,刚翻出来的时候带着一个阴潮发霉的味道,现在那味道消失不见了。 关于法国大革命我只有在学校学到的那点儿模糊印象且极其混乱,复辟反复辟,雾月热月的记时方式也让人糊涂,惟一印象深刻的只是罗伯...
评分想读雨果的《九三年》是缘于两年前阅读了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在书中,林达夫妇以《九三年》提到的战斗场景和法国大革命主要事件为线索,为读者展示了现实巴黎的“大革命”遗迹和“恐怖”九三年的法国景象,由此还原了相对真实的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这五个字,...
评分九三年,我在睡梦中也不愿离开自己的小学,可终于在醒后带着泪痕进入了进的六年级,然后是初中,高中,大学……从那以后再不相信梦里的事情,即使在梦里曾经那么倔强的信以为真。 二百年前的一七九三年,法国绝对的大时代,大革命带来的恐怖阴影笼罩在每个人头顶,没有像我一...
九三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