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何兆武 回忆录 西南联大 传记 历史 口述史 民国 上学记
发表于2024-06-18
上学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历史的吊诡往往让人哭笑不得。在一个时代巨变,政局动荡,外族入侵,战火频仍,物质生活极其匮乏,连生命安全都不能保证的环境里,从小学至中学,至大学,少年和青年时代的何兆武所感受到的,非但不是恐慌、忧虑、不安,恰恰相反,是幸福。而在今天的学校里,在一个安定、富足、物质条件极大提高的环境中,莘莘学子们恐怕很难体会到幸福的感觉。当代学校教育的失败,早已不是新鲜话题。学校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政治和教育之间,教育和社会之间,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何兆武通过他的回忆,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追问,促使我们再度面对国民教育这个无比重大的话题。当然,这本书的价值远远不止是对教育的追问,它所触发的感受和思考,必将发生长期的影响和讨论。
口述历史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薄薄的一册《上学记》更是2006年读书界的一个亮点。超然与淡定让年逾八十的何先生获得了一种“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这份自由让几乎见证了整个中国二十世纪历史的他在追忆过去的时候,充分地保持了一个历史学家的本真与哲学家的睿智。可以说,《上学记》是上个世纪前半叶中国历史的一页剪影,可其中又缠绕着口述者对后半叶历史的深切反思。其中个别的记忆或有偏差,但是并不影响何先生对于过去那个时代整体精神的准确理解和表达。追求自由却拒绝虚无,捍卫真实却并不偏执,追忆过去并不造神和美化,反思现实又烙印着历史的启示,何先生的为人、为学都令人钦敬。
何兆武,1921年生于北京,原籍湖南,西南联大历史系毕业。曾任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德国马堡大学客座教授。多年致力于中国思想史、西方思想史、历史哲学的教学与研究。译述康德、卢梭、罗素、帕斯卡、孔多塞等西方思想家的学术经典20余种。论著先后结集为《历史与历史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历史理性批判论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中西文化交流史论》(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等。
人生一世,不过就是把名字写在水上。不管你如何奋力,如何着意,还是如何漫不经心,结果都是一样的,名字一边写,一边随流水消逝了。
评分有的书读完了如释重负,有的书读完了却若有所失,何先生的这本小书于我而言,属于后者。 PS:P162、P206、P259各有误句一,若再修订时予以纠正的话,庶几也算完美了吧。
评分建议如今的砖家们来好好学习,什么才是知识分子的良心
评分不喜欢
评分人生一世,不过就是把名字写在水上。不管你如何奋力,如何着意,还是如何漫不经心,结果都是一样的,名字一边写,一边随流水消逝了。
老滑头,不是贬义,是夸奖。原因有三 1.老头还有一本上班记写好了,但是不发表,寓意深刻啊。以后的让写也不写。 2.老头写西南联大的那个自由氛围,那个社会情况,还有在北京读书阶段北洋军阀时期等等的时代,与现在很好比较。但是老头不给结论,滑头。 3.老头搞人文科学,49年...
评分朋友推荐了两本书,黑泽明自传《蛤蟆的油》及何兆武口述自传《上学记》。前者偏艺术家,后者偏知识分子,中国旧式知识分子。其记录始自1921年,终自1949年,是作者求学的光景,也是北洋军阀到内战结束的光景。 作者不仅对个人经历感兴趣,而且对国家的命运投入了大量关注。以小...
评分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李贺《南园》 文人骚客自古即是诗歌或是史传传诵的对象,但也是最无德的一群人,有人统计中国文人共同的卑鄙行为——相互攻讦、向上告密、陷害、捕风捉影、落井下石、作伪证、搞逼供信……直到根本莫...
评分我不知道这种判断是否正确,读出生于1940年以前中国人的回忆录,最突出的感受是,很多人都有一个信念:将来的世界会好的。 早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就在小说《狂人日记》里借狂人之口说:“将来的世界容不得作恶的人居住”,吃人的事是不会再有了。谁能保证将来的世界容不...
评分从作者口述中说话的方式,及一些作品外的为人方式。可以推断他是一个实在而无太多功利的人,对各种事情心中有自己的看法与富含个人感情。这样的人讲故事,谁会不爱听呢? 看无功利的书,可以很轻松,我看它就只是随便翻翻,不过后来就不想放下了,没事时就会想到看它。题外话,...
上学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