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徐賁 政治哲學 哲學 思想 政治 社會 人以什麼理由來記憶 人文
发表于2024-06-15
人以什麼理由來記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人以人性道德的理由來記憶。哪怕對那些與我們隻有淺淡關係的人們,我們也與他們因人性道德的記憶而聯係在一起。藉由人類共同創傷的記憶,各種社會群體、國族社會,有時候甚至是整個文明,不僅能夠辨認齣人類苦難的存在和根源,還會就此擔負起一些重責大任,警惕袖手旁觀的冷漠。正如英國曆史 學傢Ian Kershaw所說,“通往奧茲維辛的道路,為之開道的是仇恨,為之鋪路的是冷漠。”對於人類共同的災難,記憶研究最關心的不是我們願意記憶什麼,而是我們由於道德責任而應該記憶什麼。我們應該記住的是那些直接毀滅共同人性的邪惡事件。
徐賁 美國馬薩諸塞州大學英語文學博士,美國加州聖瑪利學院英文係教授。著作包括 Situational Tensions of Critic-Intellectuals, Disenchanted Democracy, 《走嚮後現代和後殖民》,《文化批評往何處去?》,《知識分子——我的思想和我們的行為》,《通往尊嚴的公共生活:全球正義和公民認同》。
不可不讀的徐賁
評分其實對於《金陵十三釵》,我最渴望看到的影評是徐賁先生的...他的這本書值得反復讀,他是把大屠殺的記憶倫理問題和中國的文革記憶結閤的,學術研究要有這種帶入性。
評分筆記的筆記而已,材料堆砌,文字羅嗦,關鍵是分析和見地都無甚新意。拿哈維爾的章節來說,崔衛平的推介比本書強上太多瞭。
評分第一輯“政治和存在主義”從阿倫特、雅思貝爾斯、薩特、加繆到哈維爾,論述瞭存在主義導嚮下獨立的個人為何及如何在人性神話被摧毀之後堅持道德並重新積極進行公共參與;極權社會中思想為人設立防綫,但人必須迴歸到公共生活中,這行動的形式之一便是對曆史的言說——第二輯“記憶和見證”列舉瞭戰後德國反思納粹的作品、爭論及理論,論述瞭公共傳媒-創傷記憶-公民運動的關係。(ps,徐賁是不是國內施米特派的頭號大敵?)在荒誕的經驗中個人之於苦難的見證-思考-言說把人從孤獨、恐懼和絕望中引領齣來,為之賦予集體意義,即訓練自由的人産生對自身負責的、對抗惡的價值判斷。非常好的導讀,閱讀體驗也很棒,特彆是那篇關於薩特加繆在革命暴力問題上的分歧,雙綫敘/論,駕馭得非常好。
評分第一輯“政治和存在主義”從阿倫特、雅思貝爾斯、薩特、加繆到哈維爾,論述瞭存在主義導嚮下獨立的個人為何及如何在人性神話被摧毀之後堅持道德並重新積極進行公共參與;極權社會中思想為人設立防綫,但人必須迴歸到公共生活中,這行動的形式之一便是對曆史的言說——第二輯“記憶和見證”列舉瞭戰後德國反思納粹的作品、爭論及理論,論述瞭公共傳媒-創傷記憶-公民運動的關係。(ps,徐賁是不是國內施米特派的頭號大敵?)在荒誕的經驗中個人之於苦難的見證-思考-言說把人從孤獨、恐懼和絕望中引領齣來,為之賦予集體意義,即訓練自由的人産生對自身負責的、對抗惡的價值判斷。非常好的導讀,閱讀體驗也很棒,特彆是那篇關於薩特加繆在革命暴力問題上的分歧,雙綫敘/論,駕馭得非常好。
——把恶正当化,甚至浪漫化,这使得文学浪漫和革命浪漫有了共同语言。 ——马各利特对“伦理”和“道德”作了区分。“伦理”关乎的是对与我们有特别关系者的责任;而“道德”关乎的是我们对一般人或对人类的责任。前一种关系深厚,后一种关系浅淡。决定浓淡差别的是共同分享的...
評分我得承认,评论这样一部著作已经远远超出我的能力范围,但我想如果因为我的这个推荐能让这本书的多一二个读者,那我也做了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这本书写得好,更多的因素在于徐先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指点江山。阿伦特、哈*维*尔、萨特、加缪哪个不是著作等身,而又不乏...
評分因为梁文道的推荐,所以买了这本,刚开始没注意作者,读了开头,以为是国外的呢,以为封面上的是译者,仔细一看原来是国内作者写的,然后搜索了一下徐贲。。。。。 国内能写这么好的书的确是不多见了! 当然,我的学识远不足以评论这么高端的一部作品,只能贪婪地阅读着。
評分——把恶正当化,甚至浪漫化,这使得文学浪漫和革命浪漫有了共同语言。 ——马各利特对“伦理”和“道德”作了区分。“伦理”关乎的是对与我们有特别关系者的责任;而“道德”关乎的是我们对一般人或对人类的责任。前一种关系深厚,后一种关系浅淡。决定浓淡差别的是共同分享的...
評分人是有爱好的。人们因为自己的喜好来记忆。人们舍弃一些东西,或者记住一些东西,都是因为自己的爱好。如果不是爱好,人们怎么会有好恶呢?
人以什麼理由來記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