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李澤厚 思想史 哲學 曆史 中國現代思想史論 中國 思想 中國哲學
发表于2025-04-04
中國現代思想史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本書以“啓濛”與“救亡”的“雙重變奏”作為解釋中國近現代史思想史上許多錯綜復雜現象的基本綫索,在學術思想界引起巨大反響,毀譽參半。許多青年入學贊之為提供瞭嶄新的範式變革。緊接此文,本書以數十年的新文學曆程和哲學上“現代新儒傢”等論題,簡明而深入地展示瞭現代中國思想的諸多重要方麵和問題,或明或暗地顯現瞭上世紀中國六代知識分子的身影、悲歡和坎坷命運。書中論說“馬剋思主義在中國”的長文則結閤對毛澤東青年時代的思想分析,說明由民粹主義、道德主義的入侵馬剋思主義,迷信戰爭經驗等等,阻礙瞭中國的現代化。
李澤厚(1930-) 美學傢。長沙寜鄉人。1948年畢業於湖南省立第一師範。195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鏇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任職,1978年起任研究員。1982-1983年任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訪問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代思想史和美學研究,是中國美學學會副理事長。近年主要在國外講學,是德國圖賓根大學、美國密西根大學、威斯康辛大學等多所大學客座教授。著有《美的曆程》、《中國美學史》、《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中國近代思想史論》、《中國現代思想史論》、《世紀新夢》等。
對青年毛的把握還是挺準的。毛所理解的哲學是一切事物的大本大源,也就是宇宙人生真理,既是天道(哲學)也是人道(倫理學)。“動”是宇宙本體和人格本性,所以一方麵注意任何現象、事物的變化性、相對性與二重性;另一方麵強調自我主體的活動性與鬥爭性(這是更核心的部分)。對於毛而言,宇宙觀就是人生觀,因動而生鬥,無抵抗則無動力,無障礙則無幸福。毛的動是個體的客觀身體活動,不是心靈性思辨性的動,這與他後期強調的工讀主義和五七道路可以聯係起來,這種重體魄的思路與墨傢和顔元倒是接近,偏離瞭對譚嗣同的模仿。主觀(貴我)的道德律也是青年毛思想的突齣特徵,這不同於康德也不同於陸王,這種道德律是一種感性的物質體魄力量,當做一種完全由自己做主的感性意誌力量,有直接現實性,另外,他將本能欲望和人的意誌力量(道德)等同起來。
評分倘若一位文弱的大學生將這些論文交給一位學術地位尚高的老師,他將被批得一無是處;幾乎沒有對「啓濛」和「救亡」進行一番定義,這是大忌;對曆代中國人的精神核心為實用理性這樣一套李澤厚自創的理論體係(這套理論體係有其深刻的根源嗎?)的強調,似乎是執著的,然而究竟是否是真的如此仍有待詳加論證;它所揭示的和它所掩蓋的一樣多;其實對自己的理解的擴展是非常有用的,譬如對「中體西用」的闡釋,比如對三次學術論戰和三位大傢的評價,雖簡約但足見深功;稱李澤厚是哲學大師倒不至於;其實,李澤厚所立足的仍然是寬泛的文學領域的,正因如此纔對魯迅如此偏愛吧,雖然此書李澤厚對政治或意識形態之類都有較多的涉足,但這仍然在國民的政治素養的層次上的。
評分有幸在三天前見到李澤厚先生本人,當時就帶著這本書去瞭講座現場。李澤厚的一大經典論斷"救亡壓倒啓濛"即齣於此。盡管褒貶不一,卻已經成為學術界、思想界在討論現代中國命運時繞不開的命題。他評述早年毛澤東、馬剋思主義在中國、陳獨秀鬍適魯迅諸篇也頗佳,基本脫去瞭在近代思想史論中一息尚存的意識形態語言而自覺運用著比較純淨的述學文體,值得稱道。最後幾篇迴到傳統的哲學領域中進行的探問不及前麵對現代中國思想史的梳理與判斷來得灑脫。總而言之,此書對從事現代文學與學術史研究的人應是必讀的,一遍也遠遠不夠。
評分大一寒假讀,開始找到方嚮
評分就第一章而言,我一貫的觀點是,民國報刊多如牛毛,一份報刊就思想的傳播而言究竟有多大的影響,能代錶什麼人的思想,不加甄彆閤適麼?更遑論時代的因素。國傢是中央、地方、底層民眾三個層麵共同構建的,而“五四新文化運動從深處震撼瞭中國人的文化心理結構(P44)”,震撼瞭什麼人?另外關於第二次論證,壓根就迴避瞭什麼是“封建”的問題,即便是“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萌芽”一樣,把某一個因素當成瞭主義的全部,而沒有看到是各個要素的總和,實際上成為瞭“政治結論的附屬”。關於魯迅的那段太煽情,行文中虛詞用的也很多,如“空前”、“久遠而傳統”,個彆病句。看完全書不禁感慨,一如王小波的《萬壽寺》,“現代思想”已經有點兒諷刺瞭,不過最諷刺的是“當代思想史”……
囫囵屯枣的浏览了一遍,见识了许多未所闻见过的思想和资料,把平日里常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串联在一起,在不少曾经困惑的地方也得启发而豁然开朗。在这本不算太厚的书里,从整体上把近百年来思想领域里的重要人物和思想做了个大概的介绍,这是李泽厚为我们呈现的中国现...
評分整个中国的近代学术其实都被政治干预,现在人往往把陈寅恪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一话挂在嘴边,然后借以批判国朝言论自由。其实,这是too young too simple。陈的这句话分两个层面,一方面对政府与朝廷讲,另一方面是对学者所讲。冯友兰其实也已谈及此处,其常言学术独...
評分 評分李泽厚先生应该属于实证主义吧,不论是《美的历程》,《中国思想史》,他都是站在对彼时,彼地的社会环境,现实状况,经济发展等所谓的社会存在,英语中所谓的paradigm去研究和讨论思想以及理论的产生。 也就是,对于各种思想产生的环境,条件,前提,进行了更多的分析,分这...
評分精彩而深邃。思想史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每一种思想都有其可寻的根源和演变的逻辑,都能看到其过去的痕迹和未来的面貌。 就近代中国而言,无论是“中体西用”还是“全盘西化”,都是传统思维中根深蒂固的工具理性自觉或不自觉地择用加工的结果。在救亡图存的历史主题下,这种工具...
中國現代思想史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