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马未都 收藏 陶瓷 文化 艺术 历史 百家讲坛 中国
发表于2024-06-15
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全书共12讲,12万字,200幅图左右,四色印刷。
目 录
第一讲 陶瓷文明 曙光初现——陶器诞生
第二讲 变土为金 独步天下——早期瓷器
第三讲 寥若晨星 珍如拱璧——汝窑
第四讲 高山仰止 卓越千古——官窑 哥窑
第五讲 云蒸霞蔚 如冰类雪——钧窑 定窑
第六讲 和光同尘 分外妖娆——宋代北方民窑
第七讲 仪态万方 分庭抗礼——宋代南方民窑
第八讲 马背驰骋 独树一帜——辽、金、西夏、元瓷器
第九讲 一统江山 君临天下——元青花
第十讲 苏麻离青 深入胎骨——明早期青花
第十一讲 各领风骚 谋求变化——明中期青花
第十二讲 火光炸天 四时雷电——明晚期青花
马未都,汉族,1955年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成,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观复博物馆的创办人及现任馆长。
马未都插过队,当过工人,1981年至1995年,中国青年出版社任编辑。
从1980年起,马未都就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生涯。十余年里他发表小说、报告文学等上百篇,后由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
马未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收藏中国古代器物,至90年代,他的收藏已具规模,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等等。1992年他的《马说陶瓷》一书,被许多读者视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接着他还写了《明清笔筒》等文物鉴赏、研究的专著和上百篇文物研究论文小品文章。
总觉得收藏界对高古瓷有种误区,物以稀为贵是不错,但也没必要很偏执地去追求某一类藏品。毕竟古董还是要看缘的,有机缘并加上慧眼识宝,也碰上一个懂它的人,收藏才会成为一种境界。觉得马未都作为人民收藏家,一点也不为过。就他措辞本身来讲,直白简练,不见任何卖弄于垂古。其实文化本身就应该用如此坦然的方式,让更多的人接受和明了。汝、官、哥、定、钧,其实各有千秋。不能因为汝窑的稀有,而磨灭掉其他众窑的价值。于我来讲似乎更喜欢这种纯然、质朴的表现手法,也许上面的刻花铭文不如明清那么风雅,但所展现的制瓷技艺与文化追求,却更显收放自如的淡然。
评分作為普及讀本還不錯,看得我想去龍泉和景德鎮的心更加迫切了,繼續讀陶瓷(下)。@眯细小眼 @樱桃柿子 @吴钩千里 @小夕的路口
评分对一个门外汉来说,很通俗易懂,而且脉络清晰
评分挺好的书,很多自己的经历作为例子,结合历朝代的历史,指出了瓷器收藏中的一些关键点,作为收藏指导入门书是很好的
评分挺好的书,很多自己的经历作为例子,结合历朝代的历史,指出了瓷器收藏中的一些关键点,作为收藏指导入门书是很好的
一个朋友问我最近看什么书,我拿出书包里的《苏州格格》,说高阳的书这本还没看过,上次地坛书市打折,拿下。他说,正在看高阳的胡雪岩系列。我说,我还在看根据马未都在百家讲坛的讲座出的五本书,他说从来不看百家讲坛的书。 看书要讲版本,这是基本功。看书要看血统,这是...
评分怎么区别主席瓷的真伪,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主席用瓷从1958--1974年为湖南省醴陵特制;“7501”主席瓷是江西省景德镇烧制。 二、胎釉:真品的窑温高达1380℃--1400℃,经过很好的还原焰过程,釉色白里泛青,温润如玉,瓷胎透明度好。像碗、盘、碟等均为手工拉...
评分要想学好一门专业,首先就得了解它的历史。理论和实践要并序,要同步进行,话说有关陶瓷历史的书籍不少,我的同学买了一本《中国陶瓷史》,贼厚,贼沉,能有一块砖头那么沉!拿来拿去都费劲!贼贵,两百开外,是行业内的老先生编著整理的,是行业标杆式的,一见到就显得雄赳赳...
评分五月风筝2008-06-29 19:45:11 刚好写到瓷器的文章,这本书就很及时的到了.对比一下,很庆幸自己没有写错定窑的内容. 马先生的书,最吸引人的就是图文并茂,内容轻松易读.无论有没有收藏知识,都可以看得懂.看起来没有压力,在愉悦中学到很多的知识. 期待下一本.
评分本书为一套深入浅出的陶瓷入门书籍,对陶瓷整个发展史及各类派系做了一个梳理。清晰明了,内容翔实,图片印刷质量也很好,同时搭配上马老的收藏故事,妙趣横生。适合对陶瓷有兴趣,又不得门入的读者,没有教科书式生硬的说法和名词,一切都娓娓道来。即使记不住各种窑、各...
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