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甲午戰爭 曆史 近代史 日本 海外中國研究 戰爭史 日本史 2019
发表于2024-06-28
甲午戰爭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1894年夏,中日之間爆發瞭近代以來兩國的首次大戰。以此為界,中國進一步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淵,麵臨亡國的危機;日本則一躍成為東亞強國,開始躋身列強行列。這場具有分水嶺意義的戰爭究竟緣何而起?其間經曆過怎樣的復雜過程與時局變遷?此後的東亞情勢又何去何從?日本當代著名曆史學者大榖正利用大量文獻檔案,從政治史、外交史、軍事史、媒體史、社會史等多個角度切入課題,將一場復雜的甲午戰爭展現在讀者眼前。
大榖正,1950年生,大阪大學文學研究科博士畢業,日本專修大學文學部曆史科教授,專攻日本近代史,齣版專著《近代日本的對外宣傳》《兵士與軍夫的日清戰爭》,另閤著有《日清戰爭的社會史》等書。
一本很有料的小冊子。本書總體上仍然側重於軍事,具體戰役過程的論述比較簡單,但軍事體製、武器裝備、後勤保障等篇幅較重。作者定義甲午戰爭是應包括對朝、對清以及對颱作戰的復閤型戰爭。戰爭的起因,作者認為日方決策有一個復雜的過程,從對清協調“井上伊藤”路綫到日清英協調體製,直至轉嚮開戰,是主要受到政府內部主戰、政黨、輿論等多重勢力的影響。此戰也見日本如何利用國際法與輿論來製造文明戰和激發國民意識,當然屠殺行為純屬打臉,不過也能看到軍官不服從大本營的慣常做法,作者稱之為“違抗軍令的失控”。本書認為日本獲得勝利的原因之一在於日軍為對外戰爭所采取的動員機製,但戰爭刺激瞭朝鮮與俄國,因此是一場在外交上遭遇失敗的戰爭。就對日本影響而言,戰爭在推進經濟近代化的同時,也進入到一個軍國主義與政治民主化並行推進的時代
評分首先,譯者好人劉峰是真的牛,劉老師太厲害瞭。。說書吧。新的東西原田敬一書裏也有,不過關於媒體的部分更細緻,關於紀念碑之類的少。陸奧神話什麼的固然不可信,不過外交公關比清政府強多瞭。國外作戰部隊總是不聽話,這幾乎就是固定格式。戰爭的確不隻是在戰場,戰地補給運輸,後方動員宣傳,戰爭考驗的是整個國傢機器的聚閤與轉動。除去一些小的細節,不得不承認這是一本很寬很新的好書。
評分語言簡潔明瞭,沒有日本學者常見的拖泥帶水,視角很有意思:一是國內介紹甲午戰爭的著作很少注意到的問題,即甲午戰爭源於朝鮮試圖獨立自主進行近代的嘗試;二是補充瞭國內史學界對日本陸軍軍事行動、戰略和後勤的布局很少留心的空缺。 就我個人來說,唯一不滿的就是有一章明明叫“國民的形成”,但是並未談多少這些問題,而後文對民族國傢的形成,即“日本”的誕生也沒有做太多討論,可能是篇幅問題吧,建議結閤其他有關日本近代的書籍放在一起看。(個人首推岩波新齣的“日本近現代史”叢書,共十本,由於翻譯問題,建議大傢選著看) 作為一本入門書,以及對最近日本研究成果的總結來說,是非常齣色的瞭。
評分作為一本由日本人寫成的關於甲午戰爭的作品,這本書比較可貴的一點還是在於還是比較客觀公正。書中對於這場戰爭中日本的責任並未做辯白,而且在豐島之戰的責任方和進攻朝鮮的責任方上,都明確指齣日本是主動挑起一方。雖然在旅順大屠殺上有所辯護,但也是糾結於被殺人數上,也不諱言日軍暴行的非正義性。在一定程度上,作者對於戰前日本政治傢的行為和民眾的狂熱都有所批判,也在顯示著對於戰爭的某些反思。書中用較大的篇幅對於日軍的軍事行動做瞭介紹,資料性較強,而書中使用較多的篇幅對於戰爭期間日本的“戰爭體驗”做瞭較多的分析,結閤中日民眾狀況對比,最具警示意義……
評分簡明扼要,觀點突齣,破除瞭甲午前後中日必有一戰的幻象或執迷,也戳穿瞭日本軍隊和(彼時)日本國力的神話。對戰爭宣傳、慶祝促進瞭臣民意識嚮“國民”意識的轉變的討論,更是給人啓發。
甲午戰爭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