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社会学 知识社会学 社会理论 文化社会学 社会 伯格 卢克曼 理论
发表于2024-06-15
现实的社会建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现实的社会建构》是知识社会学的经典之作,也是社会建构论的扛鼎之作,更是社会学领域影响较大的著作之一。该书不仅将知识社会学的考察范围,从少数人关心的科学和理论知识,拓展到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用以指导行动的知识,而且以生动的笔法,揭示了作为“客观现实”和“主观现实”的社会,到底是如何构成的,又具有怎样的特性。
本书融汇了现象学的洞察与人文主义的关怀。对于矫治社会学理论的退缩,该书至今仍有警示和启迪作用。
本书出版于1967年,是社会学领域的一本经典,是一本与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涂尔干的《自杀论》齐名的社会学经典。本书的问世,开启了社会科学领域一个跨学科的学派——社会建构主义。
彼得·伯格(Peter Berger,1929—2017),奥裔美国社会学家,现象社会学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新保守主义的代言人之一。与卢克曼同为舒茨的学生,两人私交甚笃并长期合作。其主要研究领域是宗教社会学和关于经济发展的社会学理论。其社会学思想具有人本主义和现象学的特征。他认为社会学的任务是发现人类的价值,研究人类自身的状况,视知识社会学为社会学理论的根本,认为其使命是对现实的社会建构进行分析,即对社会的双重属性进行分析。一方面,社会是涂尔干所说的客观事实,另一方面它也是韦伯论证的理解的主观意义,所以知识社会学要对客观的建构和主观的建构作出理论说明,以揭示在日常生活中“人是他们自己积极主动创造的社会的产物”这一常识性道理。他还把现实的建构理论与现象学方法用于宗教社会学研究,提出“方法论的无神论”研究准则,其宗教对人类建构和维系世界的作用理论及宗教世俗化的分析,对宗教学和社会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主要著作有《社会学的邀请》(1963)、《现实的社会建构》(1967)、《神圣的帷幕》(1969)、《异端的使命》(1980)等。
“社会是人的产物,社会是客观现实,人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是由外化、客体化和内化三个步骤所组成的辩证过程。外化将人类的主观意义变成了符号和制度等非人产品,客体化使这些产品具有了坚实的客观性,而内化又使它们回到了人们的主观意义中。三个步骤同时发生,是种辩证关系。如果在面对社会现实时忘记了它本来的人造特性,那么人们就会堕入‘物化’的陷阱。”“于是,(数据)实证主义社会便带有强烈的雾化思维,不能反映出人与社会的辩证互构关系,从而实证主义科学天生就带有一种保守主义的特质。”——越来越走向实证主义的社会学还真让人觉得挺悲哀的吧
评分先阅读绪论,再阅读译后记,最后通读全文,会更好地理解本书。
评分初级社会化所内化的世界在意识中要远比次级社会化所内化的世界更加坚实、牢固。无论有多少原处的必然感觉在后来随着祛魅而被削弱了,那种对于不再重来的确定性回忆,那种初悟现实的确定性,都牢牢地附着于儿时的首属世界。
评分虽然已经被各种方式告知译文明白流畅,质量之高还是令人感到惊喜。
评分译者为了这本书可谓呕心沥血。社会学专业必读书!知识社会学的经典之作,社会建构论的扛鼎之作!伯格的另一本书是《与社会学同游》(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写书评之前先抛出两个问题: 频繁且大量的接触就一定能够消除偏见吗? 不同文明之间能够对话的基础在哪里? 如果以知识社会学的视角来看,我们认为自己所处的现实是“理所当然”的,因而当面对他人“理所当然”的现实时会感到质疑和难以理解,这时候就出现了沟通的障碍。 以一...
评分1.前言页2行4:“我们在本书的最后也做了一些总结”应为“我们在绪言的最后也做了一些总结”。 2.前言页2行19:这里漏译but we want it to be judged on its own merits, not in terms of its exegetical or synthesizing aspects。 3.前言页4行5:“一位约德尔歌手”即Jodler,据...
评分 评分彼得伯格的现实的社会建构 这本是真真真真难找,第一次看划过笔记的影印版书,重点都标出来了适合懒惰的我,也莫名有一种和人有联系的感觉。虽然已经在各种地方知道了八九不离十,但社会构建主义者怎么能不读呢? 时间非常当代,也非常容易读,都是一些很基础的观点。 将现实定...
评分我是断断续续读了一个月,所以 讲结构,讲重点 1.首先作者提出了问题,什么是现实?什么是知识p3,提出了知识社会学的分析对象是现实的社会建构p6,绪论说明了不同学者对知识社会学的内容性质的观点与学科研究内容对象的推进,提出知识社会学的理论来源来自于涂尔干的把社会事...
现实的社会建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