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巴金 现当代文学 讲真话的不朽之作 现在还需要的真话
发表于2024-06-18
随想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巴金编著的《随想录:合订精装本》包括《随想录》《病中集》《真话集》《探索集》《无题集》五集。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等,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有影响的作家之一,被读者们称为“时代的良心”,曾荣获但丁文学奖等多种国际奖项。
1927年初,巴金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笔名“巴金”。1928年,他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此后,创作了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杂记》《忆》《短简》等散文集。新中国成立后,巴金笔耕不辍。1962年出版的《巴金文集》(14卷)收入了其新中国成立前的作品。进入耄耋之年,巴金先生还写出了《随想录》等富于哲理的巨著。
在七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巴金共有一千万字的著作和数百万字的译著。其著作先后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海内外广为流传。2003年,国务院授予他“人民作家”的荣誉称号。
现在看巴金当初的文章,明显感到他身上时代的烙印。很多观念现在看来并不深刻,也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不过在当年的环境下也是不可能的。有些事情即使巴老心里清楚,也是不敢写出来的。书很好读,字里行间能深切感受到老人的真诚。
评分现在看巴金当初的文章,明显感到他身上时代的烙印。很多观念现在看来并不深刻,也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不过在当年的环境下也是不可能的。有些事情即使巴老心里清楚,也是不敢写出来的。书很好读,字里行间能深切感受到老人的真诚。
评分做人要敢讲真话。把个人的命运同集体的命运连在一起,把人民和国家的位置放在个人之上,就永远不会“迷途”。
评分十年浩劫 风烛残年的老人 仍有着莫大的勇气与热忱 朴素的语言 热烈的感情 自愧弗如
评分怎么看巴金先生的这本书?用鲁迅的话说,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不过是苍蝇。文章主体是对Culture Revolution的回顾和反思,既有对友人的歉疚,对个性软弱、只顾保全自己的忏悔,又有对自己没有坚守底线、放弃独立思考的责问和对运动期间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反省。巴金不是一个一贯正确的人物,他在政治运动中暴露过缺点,做过错事,但他对封建家长制的批判更应该被铭记。
也许人只有到了那样的年纪,什么都不再惧怕,什么都无所谓,才能够不再重视技巧、文字、色彩诸如此类的东西,而去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并且真实地写下那些感受。读回忆萧珊那一节时,我在火车上,因为没有座位,便靠在两节车之间通道的壁上。老人的语气缓和,有一种经历...
评分一百五十篇随笔,更像是一百五十篇日记,一百五十次忏悔。 “我就这样给逼着用老人无力的叫喊,用病人间断的叹息,然后用受难者的血泪建立起我的‘文革博物馆’来。”老人的晚年并不幸福,十年文革的梦魇折磨着他,得不到一丝安宁。“我不曾灭亡,却几乎被折磨...
评分 评分早就从图书馆借了巴老的《随想录》,一直没有去翻 曾在不同场合听人谈论过这本堪称知识分子良心的巨著,那个时候因为对那段历史的不了解,所以也就只是人家说什么么就是什么。 上周跟师兄瞎扯淡时候谈到为什么国内很少反思那段狂热、荒谬的十年浩劫的作品、思...
评分原文见我的blog:http://www.tianya8.net/2005/12/3.html 我们处于一个尴尬的年代,一个历史仇恨和集体忘却相互交错的年代。 已经离开我们的巴金在最后一篇文章中写道:“有人告诉我一件事,据说有个西德青年不相信纳粹在波兰建立过灭绝种族的杀人工厂,他以为那不过...
随想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