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译文经典(精装本) 伊萨克·迪内森 外国文学 *上海译文出版社* 非虚构 小说 自传 丹麦
发表于2024-06-14
走出非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奥斯卡同名经典影片原著小说
一曲关于非洲生灵的旷世绝唱
-
《走出非洲》是丹麦著名女作家伊萨克•迪内森(1885—1962,本名凯伦•布里克森)的散文体自传性小说,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文学作品之一;连同根据原著改编的同名奥斯卡奖影片一起,在世界各国读者和观影者群中影响深远。
作品以1914至1931年间,作者在肯尼亚恩贡山麓——这片毫不肥沃,也绝不富饶,却仿佛是为大自然所净化的辽阔大地——经营咖啡农场这段经历为背景,匠心独运地将众多的人、景、物融于一炉,既有忠实而富文学性的观察与描摹,也始终贯穿着对自身、对人性的思考,同时真实再现了欧洲移民在非洲这一特殊环境中的生活面貌。
海明威赞赏她的叙事艺术,认为本书是他读过的最优秀的关于非洲的书,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曾说,伊萨克・迪内森也完全有资格得奖。而约翰•厄普代克则称她为“20世纪最别致如画、艳丽似火的文学人物之一”。
伊萨克•迪内森(1885—1962),本名凯伦•布里克森,丹麦著名女作家,婚后随有着贵族头衔的丈夫去往当时的英属肯尼亚开办咖啡种植农场,后经营失败,于1931年回国,开始写作。一度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竞争者。其叙事艺术深得海明威赞赏,海明威认为本书是他读过的最优秀的关于非洲的书,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曾说,伊萨克・迪内森也完全有资格得奖。而约翰•厄普代克则称她为“20世纪最别致如画、艳丽似火的文学人物之一”。
神奇的土地,绻美的译笔
评分每一篇都是一幅美好而温柔的散文。合上书,对非洲的向往有如三毛之于沙哈拉。
评分还好吧 血与泪 殖民地 伪善者
评分叙事手法别具一格。情感上静水流深。电影要画面要故事没办法要拿爱情做文章,原作的确是刻意将这方面的情感抽离。刘国枝译本文字具有教科书一般的规范,优雅,朴素不刻意。
评分前三章很美,读来被非洲的生灵所震撼。第四章过于零碎,使得第五章告别都不那么动人了,感觉作者在写作途中分了心。
凯伦·布里克森与安徒生并称为丹麦的“文学国宝”,可惜我们只知道后者。凯伦·布里克森仅就名字上要费一番周折,笔名伊萨克·迪内森,原名凯伦·布里克森,本名凯伦·克里斯滕瑟(坦尼)·丁尼森,夫姓布里克森,由此可见一个女人出书何等不易。凯伦出生于贵族家庭,十岁时(1...
评分文/路阿叮 “走出非洲”我是先看的电影后去的故居,最后才看的原著。过程有些颠覆却异常让人寻味。 起初,是一位女性朋友极力推荐,冲着梅姨找来电影,在夜晚的被窝里看完。不顾...
评分电影《走出非洲》是我的最爱之一,当我怀着爱屋及乌的心情读完同名小说,我只能说,它们就像是同名的两朵花,没有孰优孰劣,完全是不同的感受。 电影让我怀着幽微悲戚的心情缅怀了一个结局令人遗憾的爱情故事;但读过小说,我才发现,有关爱情的篇章不过是广袤沙漠中的掠过的...
评分在读第二遍,理由当然是喜欢。 关于《走出非洲》电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已远远超出了小说,我,即是通过电影才转回头阅读小说的。甚至于梅姨塑造的女主角影响力也超过了小说的作者,当然,尽管如此,我还是要花费两秒种,打下这个名字,凯伦.布里克森----并且记住这个名字,以示...
评分用了12天的时间读毕走出非洲,虽然多是用零星的时间拼凑起来,却感觉从那一句''I had a farm in Africa''开始,就深深沉浸在这本书的氛围里,一气呵成。这12天,其中有8天在苏格兰度过。虽然苏格兰和非洲很不同,却有非常惊人的相似的气质,觉得真是读这本书的合适的地方。读到...
走出非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