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唐詩 鬆浦友久 文學研究 海外漢學 古典文學 日本漢學 意象 中國文學
发表于2024-07-24
唐詩語匯意象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本書論述瞭唐代詩歌語言。全書共分兩部分:一、主要說明唐詩中經常齣現的語詞的形成過程以及它們的意象特徵,並與日本和歌加以比較,分析中日兩國詩歌語言的不同與導緻這一不同現象産生的文化背景的差異;二、主要說明一些唐詩名句的內涵。
比較
評分最喜歡這類研究,切入點雖小但可以反映整體麵貌,由考據而理論。“烽火連三月”一語點醒,中文一到十隻有三是平聲,無怪乎作詩對“三”多有青睞。中國人熱愛具體可感的描述,熱須是“火”般,冷須是“冰”般,與其說是遵循傳統讓我們依賴典型,不如說這“火”和“冰”傳達的仍是韆年前的感受。
評分好看!開篇三章以聽覺、視覺及觸覺方麵意象為例(“猿聲”“蛾眉”“斷腸”),講解瞭它們的由來演化及形成的固定印象,兼有與日本和歌的對比(為何某種意象在中文詩歌中常見在和歌中卻少有采用),還厘清瞭一些誤傳。之後幾篇有對唐詩名句內涵的參證,也非常精彩。看到《夜雨寄北》以為會拿這首講時間結構,沒想到是下一篇以《送魏二》為例。這種【現在 - 未來 - “迴憶”未來與現在之間某節點】的迂迴結構,啊雖可能沒什麼關係,但讀時聯想到瞭ring composition, 可能因為也是時間結構吧,不知有無人做過這兩者的對比。最後一章寫中文裏的名詞副詞化,受益頗深,以後做翻譯時也會想到這個問題。這書唯一的遺憾是有時語言比較繞……不知是翻譯問題還是日文就這樣(友人錶示在學術著作裏已經算不繞的瞭,捂臉)。
評分比較
評分跪著讀完瞭,鬆浦先生,我妄評兩句再起來。這本書是日語寫就的、從古代漢詩常用意象齣發,分析中日兩國語言思維和文化差異的作品。簡單說漢語感性,重具體、具象、限定的錶達,漢人對噪銳之聲、血流之狀也不迴避,這些在日本人那裏難以接受。也正是從鬆浦先生這樣局外的視角,讓我對中國人的審美取嚮有瞭更寬廣的認知。BTW,對比王夫之、瀋德潛等中國文人,鬆浦先生用日語寫作的論文,被翻譯成現代漢語之後,語法結構和邏輯性可見一斑,也直接證明瞭“中國詩性”和“中國詩評”是多麼特色~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唐詩語匯意象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