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建筑 建筑史 王南 读库 古建筑 中国 秦汉史 汉代
发表于2024-06-15
汉家陵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建筑史诗”系列自2013年起由建筑学者王南在《读库》连载,内容涉及汉、唐、宋、元、明、清、东西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等古今中外的建筑,旨在用几万字的篇幅写透一座建筑或一组典型建筑,以及它的沿革、渊源及其血脉传承,进而向读者勾勒一幅恢弘的建筑史画卷。
《汉家陵阙》是该系列第一卷第二本,原载于《读库1304》,讨论的是中国汉代建筑,将主题放在汉代帝王陵墓上,特别是茂陵及其陪葬墓霍去病墓。在此之前,还对汉长安城以及其他陵寝进行了概览。
与大约同时期的古罗马建筑之洋洋大观(参见本系列之《万神殿堂》一书)相比,中国汉代建筑的地上遗存实在不多。本书将视野由地上建筑拓展到深埋地下的墓葬建筑,并且关注考古、艺术史学科的大量研究成果,以墓葬建筑地下世界的间接资料作为主要素材,通过一系列地下地上的间接证据,营构出一幅神秘莫测的拼图。
因此本书的写作,可以看作是用通俗的语言来整合建筑史、考古学、艺术史等学科,对秦汉墓葬现有研究成果的一次尝试。
王南,任教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期从事中国古建筑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著有《北京古建筑地图》(上、中、下三册,与他人合著)、《古都北京》、《规矩方圆 天地之和——中国古代都城、建筑群及单体建筑之构图比例研究》、《农禅寺:水月》(与袁牧合著)、《乌镇剧院:并蒂》(与袁牧合著)等。
“藏”“观”
评分想把古墓探一遍
评分遗憾的这次没去雅安高颐阙,下次有缘补上
评分买了舍不得读系列
评分部分专业术语一掠而过,或许是遗存太少,不如《万神殿堂》看着过瘾,但也算对中国帝陵有了初步了解。
「读库」出版的「建筑史诗」系列,是清华大学王南老师的著作,2018年已出了九册:《万神殿堂》《营造天书》《木骨禅心》《梦回唐朝》《塔窟东来》《六朝遗石》《汉家陵阙》《修道圣所》《金色天国》。 2018年去日本京都旅游,带着《木骨禅心》,基本就是用这本书作为日本「古建...
评分写《汉家陵阙》,王南笑谈是为“无米之炊”,不同于古迹众多的罗马,现存留最早的中国木结构建筑是唐德宗时期(782年)的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写汉代建筑,只能感慨“茂陵烟雨埋弓剑,石马无声蔓草寒”,由残留的封土、颓圮的门阙,重见天日的墓葬来猜想,来构建。 汉承秦制,汉...
评分《汉家陵阙》,“建筑史诗”系列第二本。 汉朝,中国古建筑的第一个成熟与高峰期,但因为木制结构加上人为破坏,导致地上建筑无存,而唯有汉家陵阙可以弥补遗憾(汉代厚葬,事死如事生),这也是本书开启汉朝建筑的讨论角度和方向。 长乐未央 概览汉长安,有着十倍于故宫的长乐...
评分「读库」出版的「建筑史诗」系列,是清华大学王南老师的著作,2018年已出了九册:《万神殿堂》《营造天书》《木骨禅心》《梦回唐朝》《塔窟东来》《六朝遗石》《汉家陵阙》《修道圣所》《金色天国》。 2018年去日本京都旅游,带着《木骨禅心》,基本就是用这本书作为日本「古建...
评分中国古代的地上建筑以木制为主,因为战争、人为、岁月,存世者极少。反而地下陵墓筑以砖石,藏于幽冥,事死如生,成为人间世界的镜像。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多少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份“侥幸”。 《汉家陵阙》的讲述线索有两个“镜像”。 由于遗存稀缺,对于汉长安城建筑的再现...
汉家陵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