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阿城 随笔 文学 理想国 中国文学 中国 艺术 2019
发表于2024-06-16
闲话闲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闲话闲说》是阿城先生关于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的讲谈集,以文学史的笔法,与朋友和听众闲谈的口吻,观之世俗文化与中国文学的万般景象,呈现文化的阿城“杂”和“通”的一面,是其思想集大成之作。理想国推出二十周年纪念版,增订万字文章《中国世俗与中国文学》。
“二十年前有一个小册子叫《闲话闲说》,今天重提,希望将中国文化与文明做更多的联系。‘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是许多次讲谈的集成,对听众演讲和与朋友闲谈,我们共通的知识财富是世俗经验。世俗经验*容易转为人文的视角。如此来讲,*宜将理论化为闲话,将专业术语藏入闲说,通篇不去定义“世俗”,使听者容易听。”
——阿城
阿城,本名钟阿城,一九四九年生于北京。杂家,文字手艺人。
这版是全删,不像凤凰那个是扣字。最后增补的那篇也很棒。
评分相比布鲁姆的《为什么读,如何读》,阿城先生的这本书更像是一道餐后甜点,看起来通俗易懂,流畅又易消化。作者也为人通透,真真切的好玩。你怎么能不爱这样的聊天呢?如果能看到未删减版(书中很诚恳,删除的地方都标记星号),那会更妙。
评分虽有删节,但在今日语境下,理想国能出这一套属相当难得,且读且珍惜。阿城真真是妙人,语言晓畅明白,姿态不卑不亢,幽默谦虚中反骨根根可见,黑得够厉害;知识面广才适合清谈,书袋须掉得高级而不落痕迹,文化面面观,社会习俗大考究,上古掌故信手来,正经史料野狐禅共冶一炉。从中国社会的世俗实用精神&世俗观谈起,考据世俗小说/文化的源起与形成,并在不同时代的变迁与发展,「世俗」是中国小说的中坚力量;五四之后因缺乏政治正确且缺乏诗意而被打入冷宫,四九之后更因革命现实/浪漫主义和政治权力的结合,导致「世俗」被“工农兵”气扫荡出门;直到汪曾祺重开世俗之眼,钱钟书张爱玲沈从文弓马娴熟,对苏童王朔贾平凹王安忆评价甚高。
评分2020#003 精辟啊!不足的是有些地方删减过多,还有就是自己阅历有限,读起来感受并不是很深
评分看一个作家洋洋洒洒评点其他作家也蛮有意思的。
前一阵,遇到李陀先生,谈一席话,言及阿城。他说最近看了某某的小说,觉得比阿城好。我质疑了一番,并称许阿城的不显山露水,李陀先生立即截断我,说恰恰相反,阿城相当刻意地在作“道气”。李陀先生的江湖地位高,人称“陀爷”,说起话来也显得不容置疑,但那不是我所体...
评分之前孤陋寡闻,对钟阿城并不了解。有位朋友特别钟情于阿城,曾耐心地向大家系统地介绍过他,从此也知道了这位大隐隐于市的奇人,因此也就顺便读了这本《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 这本小书8万多字,75篇断章,其间句子都不长,但却精辟的很。行文语言平缓但有富有...
评分我没有看过《棋王》,好坏优劣无法评判,但我觉得,只要是小说,已经虚构,成分就不好说,技巧,还有结局,在不在读者的想象,是个大问题。所以,对于剧本,我就很怀疑自己的能力,至于这本书,我很喜欢内容,因为丰满,内容紧实,有趣,其实学术著作,有的时候就会有点学术腔...
评分文革是中国历史的污迹,但是,却意外成就了一批不凡的文学家。 阿城先生是我极为推崇的一位。见证了一个荒诞的年代,牺牲了一代宝贵的青春,在最渴望的年纪最迷茫,在最应该收获的年纪潦倒,鲜有人能对加诸在自己命运上的不公能平心静气的记录。阿城的文字里没有戾气,也没有...
评分大陆出版的《闲话闲说》诸个版本都有不少删节,这个版本算是其中删除较少的,而且删除部分用□□标注出来,算有良心的出版机构了。我读时,特意和网上找到的电子档参照,总算能一窥全豹。 《闲话闲说》有一个副标题的,名为“中国世俗与小说”,副标题的存在更容易让读者了解这...
闲话闲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