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是枝裕和 电影 日本 电影人 是枝裕和人生随笔 日本文学 随笔 日@是枝裕和
发表于2024-06-14
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是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得主是枝裕和历时8年,写下的首部自传性随笔集。
是枝裕和在书中回顾三十余年的创作生涯,讲述每一部经典作品背后的传奇故事、缘起与理念,记录各个创作时期对电影的探索与思考,以及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其中不仅汇集了电影大师的哲思与灵光,更讲述了一位导演脚踏实地,从赊账拍片到斩获世界各大电影节奖项的励志旅程。
《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在日本出版后,连续6次紧急加印,得到《朝日新闻》等各大媒体高度评价,更被盛赞道:哪怕再过100年,这本书也一定是创作者的圣经。世界如此精彩,日常就很美丽,生命本身就是奇迹。是枝裕和打动世界的所有理由,都在这本书里。
是枝裕和
电影导演,生于1962年。1987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系。作品多具社会关怀,充满人文主义色彩。
1995年,首部电影《幻之光》迅速引起关注,在日本及海外获得众多奖项。
2004年,以真实事件改编电影《无人知晓》,14岁的柳乐优弥凭借此片成为戛纳影帝。
2013年,电影《如父如子》获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
2018年,电影《小偷家族》获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
成长是在无限接近绝望的感受中产生的,这大概才是人生的奇迹。
评分没有人会不喜欢他的坦诚和温和有力的思辨吧?从《幻之光》到《小偷家族》,几乎能从每部电影里直接看到他想要表达的,因为他的思考方式和拍摄视角总是非常「近」,可不同阶段他也始终让人惊喜让人期待。死亡与小孩的元素,时间流转的感觉,都很好,选角实在灵光~
评分是枝裕和的导演手记,内地版开本大,更适合内容,这样场景图和附带阐释可以看的更清楚。台版是一个系列中的一本,布局有点蜷缩(不过开本小带着旅行倒是方便),这两天看一本美国民歌史,也是开本小书厚,翻页摊书都不方便。设计师是觉得小开本更有逼格?我更在意阅读体验。
评分2019020:以电影导演色的身份为人所熟知的是枝裕和,在谈及自己的导演生涯以及对自己创作谱系的盘点,却是从电视开始的。不忘来处,但识归途,是枝坦承对电视的养育之情心怀感激,也因此在这部谈电影的书中,是枝却从电视导演的经历与视角出发,有电视对电影创作的影响,如与拍摄对象保持距离,并非单纯的黑白对立,而是用灰色的视角记录世界;有电视与电影的不同,如电视与纪录片偏重“公众意识”,而电影创作更趋向于“个人表达”。在对自己电影脉络的梳理中,是枝再次阐释了他的电影美学与电影创作中一以贯之的地方:生命本身就是奇迹,那些无法取代的珍贵之物就蕴藏在日常的细枝末节里。
评分比预料中的好。是枝裕和能拍出那样的电影,果然与他看待事物、人生的态度是不可分的。他对待电影满怀谦卑,对待人生相当温柔,观察、理解而不去评判,唯独对待日本的电影环境和国家政策猛烈吐槽。即使是对他电影不感兴趣的人,从他那种理解世界的视角中,想来也能有所收获。
无论是根据电影编写而成的小说,或是散文集子,凡是跟是枝裕和有关的中文书,我基本都会找来读。但我远远达不到是枝裕和拥趸的程度,摘得戛纳金棕榈的《小偷家族》,看完只觉平平,欠些火候。不知为何,相比丰富多彩的影像,我似乎更偏爱文字里的是枝裕和,阅读他的文字,平静...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什么是冷漠? 约翰·伯格说,当个人幻想被隔离在任何实际社会行动之外时,个人幻想便不可避免地偏离,从而能导致了冷漠。 这在是枝裕和的电影里有很多,比如《小偷家族》《无人知晓》《步履不停》《如父如子》等电影,公共生活就是一座冷漠剧院。 这本 《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
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