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西游记 回忆录 杨洁 传记 好书,值得一读 谈话/回忆录 文学 艺术
发表于2024-06-16
敢问路在何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本书由82版《西游记》的导演杨洁和摄像王崇秋夫妻合著,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讲述了杨洁从接受重任到选景选角,从拍摄的酸甜苦辣到遇到的种种阻力,以及大幕落下的惆怅和无悔,体现其真性情和坚持拍出高水平电视剧的大师风范。下篇王崇秋回忆了如何与杨导结缘,如何与她默契工作,妇唱夫随,以摄像的身份,讲述了很多人提问的“一台摄像机如何拍出82版西游记”的问题,最后表达了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文字真挚感人,催人泪下。
杨洁
祖籍四川营山,1929年生于河南信阳,其父杨伯愷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者,1949年12月牺牲。杨洁是中国第一代播音员,第一代电视剧导演、制片人。1982年起,历时6年执导82版《西游记》(前25集),后又拍摄续集。杨洁在“新时期全国影视十佳导演”评 选活动中当选为“电视剧十佳导演”之首,获首届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杰出贡献奖”。
王崇秋
1943年生于湖北麻城,1960年入伍,1965年进入北京电视台任摄像,参与拍摄时政、体育、文化等多类型节目,在多次国庆庆典、国际马拉松赛等大型活动中任 摄像。因拍摄82版《西游记》、“齐天乐”晚会,荣获“飞天奖”“金鹰奖”“星光杯 奖”等,因拍摄单本剧《板桥轶事》获“金鹰奖”。
整本书看下来非常有意思。杨导有幸赶上了一个较为开明、开放的时代,同时个人身份又为拍摄提供了诸多便利,这是电视剧成功的先决条件。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杨导极高的审美标准和强大的执行能力。敢于“媚俗”又拒绝沦为“低俗”,大俗中又透露着大雅,源于导演对作品风格的严苛把控。一年之内排期误差不超过两日,让今天很多顶级团队也难以望其项背(尤其是在创造性领域)。堪称管理和执行的典范,甚至有点社会主义版工业化味道。 杨导虽然内心坦荡,但从书中也能看出一些远近亲疏。章老师身上已经隐隐能瞧出今天的影子,迟老师也确实称得上温润如玉。 其实,杨导在《西游记》中并没有留下太多的个人风格,反而更多凸显出一种时代和民族的气息——在沉重、压抑的五行山下,永远有一只仰望天空,嚼铁饮铜,日复一日盼着取经人出现的猴子。
评分【在 @雨枫书馆 翻书709】偶然关注到西游记摄像师王崇秋的微信公众号(chongqiuxy),几乎隔一段时间就会看看更新的内容。然后得知王老师这本珍藏版出版了,就赶紧买来看了。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讲述了杨洁导演《西游记》的酸甜苦辣,这部分在2012年底出版的《敢问路在何方 : 我的30年西游路》已经读过,杨导的真性情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53岁接下这个任务,历经六年艰辛拍完,十年后再拍续集已经是70岁是人了。下篇是王崇秋回忆如何与杨导结缘,如何与她妇唱夫随拍摄西游记,重点解密了如何一台摄像机拍摄82版西游记,正是这些土办法及其主创团队显示出的创造力,才使这部神魔剧成为经典。虽然王老师对拍摄中的瑕疵多次表示遗憾,但是瑕不掩瑜,这部剧仍然是几代人心目中的经典。最后附录两篇杨导去世后王老师写给妻子
评分比起伟大更多是心酸
评分整本书看下来非常有意思。杨导有幸赶上了一个较为开明、开放的时代,同时个人身份又为拍摄提供了诸多便利,这是电视剧成功的先决条件。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杨导极高的审美标准和强大的执行能力。敢于“媚俗”又拒绝沦为“低俗”,大俗中又透露着大雅,源于导演对作品风格的严苛把控。一年之内排期误差不超过两日,让今天很多顶级团队也难以望其项背(尤其是在创造性领域)。堪称管理和执行的典范,甚至有点社会主义版工业化味道。 杨导虽然内心坦荡,但从书中也能看出一些远近亲疏。章老师身上已经隐隐能瞧出今天的影子,迟老师也确实称得上温润如玉。 其实,杨导在《西游记》中并没有留下太多的个人风格,反而更多凸显出一种时代和民族的气息——在沉重、压抑的五行山下,永远有一只仰望天空,嚼铁饮铜,日复一日盼着取经人出现的猴子。
评分杨导演性格非常偏激,将顾问、领导都视为干涉她创作自由的“掣肘者”,批评意见一概拒绝,总揽创作的一切方面——比胡金铨导演还要夸张,胡导还根据朋友的看法改剧本呢。我注意到一点:在介绍《西游记》开拍前的准备的时候,杨导基本没有提到如何打磨剧本,培训演员研读原著等,所以六小龄童扁平化理解《西游记》的问题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电视剧《西游记》的戏曲风格已经决定了人物和情节塑造就是扁平的,六小龄童只是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最终被崇尚多元阐释的时代甩开了而已。相对杨导的抒情回忆和牢骚,杨导爱人王崇秋讲的很多“土法炼钢”——克服物质条件限制充实摄影技巧的内容更有参考价值。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敢问路在何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