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历史 一战 甲骨文丛书 欧洲 艺术 欧洲研究 近代史 莫德里斯·埃克斯坦斯
发表于2024-06-16
春之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环球邮报》《纽约时报》优秀图书
☆延龄草图书奖获奖作品
☆华莱士•K. 弗格森奖获奖作品
☆著名历史学家莫德里斯•埃克斯坦斯力作,反思自由与反叛、艺术与战争,重新理解社会思潮与世界大战的关联。
☆揭示人类进入现代社会的历史进程,叩问深陷焦虑与动荡的今日世界。
《纽约时报》 《环球邮报》 《出版人周刊》……全球顶尖媒体倾情推荐。
【内容简介】
《春之祭》匠心独运,用诙谐而敏锐的手法发掘已被历史抹去的图案,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影响和余波——从1913年芭蕾舞剧《春之祭》的首演,到1945年希特勒的死亡。在这本极为出色的书中,作者莫德里斯•埃克斯坦斯借助普通人的生活和言论、文学作品,以及诸如林德伯格越洋飞行和现代第一部畅销书《西线无战事》出版等事件,记叙了那场大灾难所造成的人们观念的急剧转变。
这是一部难得一见的好书,一部文化史,它重新定义了我们看待我们过去和未来的方式。
【本书获誉】
莫德里斯•埃克斯坦斯的《春之祭》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于他抓住了那场有史以来最可怕的战争与当时的社会、智识及文化诸运动之间令人痛苦的相互影响。它既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学术著作,又能深深地打动人心。
——威廉•曼彻斯特(William Manchester)
这是我多年来读过的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引人入胜的解读,这样一本书应该可以修正我们一直抱有的有关现代的最主要的创伤的认识。我觉得它已经改变了我的认识。
——罗伯特•考利(Robert Cowley),《军事史季刊》
了不起的成就……这本书在许多问题上都极具启发性,而且它读起来非常有趣,令人钦佩。作为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家,埃克斯坦斯就和他作为学者一样才华横溢。
——艾尔弗雷德•卡津(Alfred Kazin)
一部非常令人兴奋的书,它对我们这个问题重重的世纪中的许多混乱和矛盾做出了解释,值得人们广为阅读。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春之祭》带给我们的不是对我们整个世纪的追溯……而是一段新的历史的开端。
——詹姆斯•卡罗尔(James Carroll)
埃克斯坦斯对自己渴望理解的事情充满了激情;他的写作有一种悲悯的情怀和对智慧的爱。
——《多伦多星报》
应当和保罗•福塞尔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现代记忆》以及约翰•基根的《战斗的面貌》一同摆在书架上。
——《纽约时报》
构思奇妙,写作精彩……任何想要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性的人,都必须读一读。
——《图书馆杂志》
【作者简介】
莫德里斯•埃克斯斯坦是多伦多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他受人称道的畅销书《春之祭》曾在九个国家出版,并荣获华莱士•K. 弗格森奖和延龄草图书奖,还被《环球邮报》和《纽约时报》列为当年的优秀图书之一。《漫步天明后》(Walking Since Daybreak)也是一部全国畅销书,获得过皮尔逊作家信托基金非虚构图书奖,并被《泰晤士报文学增刊》、《洛杉矶时报》和《环球邮报》列为2000年优秀图书之一。他备受期待的《春之祭》续篇《太阳舞》(Solar Dance)也已出版。
【译者简介】
李晓江,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爱书。教书、读书之余,亦以译书为乐。译有《失败的帝国: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朱可夫:斯大林的将军》《斯大林的战争》。
2018.11.2 @首都机场。被书名和第一章吸引的书,在飞机上如痴如醉地读完第一章后发现,艺术文化只是个引子,本书重点在历史/战争/社会变革。恰逢一战百年,而我们了解太少,反思太轻。
评分2018.11.2 @首都机场。被书名和第一章吸引的书,在飞机上如痴如醉地读完第一章后发现,艺术文化只是个引子,本书重点在历史/战争/社会变革。恰逢一战百年,而我们了解太少,反思太轻。
评分作者虽是加拿大人,但本书的风格却深得德国文化精神,也注定会像斯宾格勒那本《西方的没落》一样充满争议:它深入探究的不是具体的历史事件,而是一种隐藏在审美、现代性背后的历史动力,一种神秘性的文化冲动,所谓“破坏欲就是创造欲”。对不喜欢这种解释的人来说,这可能像是“炼金术士的呓语”,但不能不说,这其中自有极为敏锐的感知,以及非常精巧的文字,对它的阅读体验本身就是一种审美体验。
评分新版封面好看。一百年太快
评分政治学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国家是如何诞生的?所以有了战争是如何塑造民族国家诞生的命题,而春之祭用一种象征的命题告诉我们,战争也在塑造着现代的文化艺术和审美的意识,从一战后词汇的断裂、战争小说回忆录的兴起、纳粹庸俗之美的强调,都在反应战争通过全体的动员、绞肉机般的残酷、狂热情绪的掀起、战线前后的隔绝,在引导着大众的文化艺术意识。英法如果代表的是保守时代秩序的稳定、道德,那么德国为首的先锋派艺术就是要打破一切守旧的、保守的秩序。不过书的第一幕和其中涉及很多剧目,对于很多不太了解欧洲文化艺术的人而言,是有很强的次元壁的。但当看到西线无战事的时候,一下子感觉回到了自己的地盘,值得一读。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欧洲,风暴正在愈演愈烈;新世界和新秩序的渴望和旧社会和旧规则的摒弃在人们心中熊熊燃烧。 对于各民族来说,这不是战争,是革新,民族的革新,文化的革新,混乱秩序的革新;更是一次形而上的哲学的思辨。 只是,阵痛也伴随而来。 借用书中的一段话: ...
评分 评分神经粗壮意犹未尽,有草草结尾感。当革新和巩固点燃毁灭,当意义和目的陷入迷雾,当井然有序的现实世界坍塌,当理性无以再应对。个体人格和体验成了统一性的唯一堡垒和描述现实的唯一途径通往仅可表达的艺术。 当因饱受战争创伤而变得脆弱失去自信,在重新找到象征和维护的寄托...
评分得到听书: 首先,作者认为,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德意志文化为了保持自身优越性,进而拯救世界发动的战争,德国的领土野心、政治野心等都在其次。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追问一下,反过来是否更合理?也就是说,所谓德意志文化的优越性,无非是满足德国好战分子的野心而已,战争是人...
评分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至今已经将近105年,结束至今正好100年,但好像那就仅仅只是一次涉及范围较广的战争而已,只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分赃不平衡的帝国主义战争而已;至多 ,对于中国人民来说,由于在战后的巴黎和会上遭遇不公正对待,国内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由此...
春之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