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老舍 中国文学 小说 现代文学 普通人的挣扎与躺下 二战 文学 现当代文学
发表于2024-06-14
四世同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四世同堂》系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分为《惶惑》《偷生》《饥荒》三部,是老舍创作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表现了抗战期间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争,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这部足本,由翻译家毕冰宾(黑马)据浦爱德与老舍合作翻译的《四世同堂》英文稿回译。补全了已经散佚的第三部《饥荒》的最后十六节,原汁原味地呈现了老舍的文风,在信达雅三重标准上,对已经面世的版本又有超越。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生于北京贫民之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1924年去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华语讲师,开始小说创作,写有《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1930年回国,先后任教于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创作了《大明湖》、《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等。
全书读完,要说“七·七”事变,谁都知道,但说起当时北平城里的人们在之后的反应,真是读了这本才晓得。虽然故事中只描写了以四世同堂的祁家为主的生活在小羊圈里头的六七院人家,但放眼看去,却是当时整个北平城的缩影,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对细节的描写透过纸张让人如临其境。国难当头,有人赴死,有人做了汉奸,也有为了一家老小忍辱负重,老舍笔下,尽现人心。 战争,让人变成了兽,让兽变成了人,无论男女老幼无论善恶好坏,都逃不过战争的蹂躏,惟愿和平,长久如斯。
评分抗日时期北平小胡同里的众生相,其实祁瑞宣所护的四世同堂又何尝不是大赤包们争的票子金三爷舍不得的房子,可是覆巢之下无完卵,战争年代,家与国,忠与孝,终究是一个绳上的蚂蚱,但小妞子她真的是不应该(剧透警告)。老舍先生依旧是那个温柔的文人,在战斗檄文中夹杂了那么多关于北平的回忆,而在中日战争之上,他看到了一个可以和平共处的世界。
评分三部里,第一部《惶惑》最细腻、真实、惶惑,五星。第二部《偷生》感觉教条式说理的成分太浓,三星。第三部《饥荒》感觉比较仓促,有些转折和事态发展有点太突然了,特别是冠晓荷和小妞。钱先生的二儿子自此也没了下文。不过那些为日本人效力的汉奸们,罪有应得都死了。核心人物瑞宣非常有意思,他因为家庭羁绊没能离开北京,非常挣扎。老舍写这本书的背景是什么呢?为什么我总想起陈垣写《通鉴胡注表微》的意图?
评分老舍先生可以说把中国人写到家了
评分最新的足本
(仅一人之见,并不周全。) 瑞宣,是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温润如玉。有自尊知荣辱,一腔爱国之志又难以明志,在尽忠与尽孝难两全之间纠结百转。念他虽有种怒其不冲破蚕茧的刺痛握拳感,却深深理解他的矛盾他的无奈。 瑞丰,没有什么头脑的好吃懒做之人,凡事只求热闹不过大...
评分一个偶然的原因,重新看完了老舍的《四世同堂》。说是重新看,其实以前并没有看过。对很多名著的感觉都是这样,总听人说,也看过电视剧,就觉得自己看过了。 开始还担心看不下去,但拿起来就放不下了。我以前认为很多国内的经典,都名不符实,但对于老舍,我显然属于无知和不...
评分(仅一人之见,并不周全。) 瑞宣,是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温润如玉。有自尊知荣辱,一腔爱国之志又难以明志,在尽忠与尽孝难两全之间纠结百转。念他虽有种怒其不冲破蚕茧的刺痛握拳感,却深深理解他的矛盾他的无奈。 瑞丰,没有什么头脑的好吃懒做之人,凡事只求热闹不过大...
评分0. 在我的个人阅读史上,《四世同堂》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小学六年级暑假,我用四五天时间一口气读完《四世同堂》,只觉得如痴如醉,一个崭新的世界向我打开了大门。 转眼间二十多年过去了,我第一次回过头来重读这本书。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文的开头就开宗明义:“...
评分拿到书的那一刻,觉着以过去的阅读速度,应该是能在今年4月3日《四世同堂》话剧在中山公演前看完,结果直到今天凌晨才真正结束。理由应该有二:一来我忘记了自己现在是庸庸碌碌的上班族,不像过去念书的时候有一大段一大段空余时间;二来我不曾想《四世同堂》是如此艰涩的一本...
四世同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